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青島“每周一講”累計開講1587次,40余萬人次走進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

【閃亮吧 工人文化宮⑦】38載,讓“初心”延續溫暖

張嬙 楊明清

2021年09月26日08:40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每周一講”——山東省青島市總工會堅持38年的公益講座,吸納了近200名講師授課,吸引了40余萬人次職工群眾走進講堂,成為全國職工群眾性學習活動的重要文化陣地,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十大活動品牌之一”稱號。

 

時隔20個月,因疫情暫停線下授課的“每周一講”近日再次開講。

2020年,整治提升后的青島工人文化宮涅槃回歸,山東省青島市總工會堅持38年的公益講座“每周一講”也以全新的姿態重回人們視野。

初心如一

啟動設備、影院幕布般清晰的“黑板”……2020年6月15日,青島市工人文化宮重整后,“每周一講”迎來了“喬遷之喜”的第一課。

“不一樣了!我在文化宮聽了十幾年的‘每周一講’,從沒想過能有這麼好的環境,我要動員老伙計們一起來聽課!”“每周一講”忠實觀眾宋新平欣喜地說。

1983年春天,青島市工人文化宮門前貼出一則通告:4月8日周日晚7:00,“每周一講”雕塑家徐立忠《美與生活》。通知貼出后,前來買票、問詢的觀眾絡繹不絕。

“當時的教室是一間十幾平米的閱覽室,每次開講都座無虛席,最高峰時有200多人,過道裡、走廊上擠得滿滿當當。”青島市工人文化宮主任尹常忠介紹說。

“每周一講”的推出,喚醒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多的文人志士不計報酬加入義務授課的隊列,來自青島不同行業的職工群眾每周齊聚工人文化宮,成為那個時代特有的風景。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研究部主任程國有向記者講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已故的民革青島市委原副主委金先生是“每周一講”的常駐講師,他每次授課都會精心准備內容,被許多觀眾視作良師諍友。有一年,金先生大病初愈,當心系觀眾的他在夫人和學生的攙扶下出現在講堂門口時,觀眾全部起立用熱烈的掌聲迎接。“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是一代代講師心懷大愛的初心,讓‘每周一講’得以延續。”程國有說。

2017年,文化宮整治提升行動正式啟動,青島市總規劃240平方米、可容納100余人的場地作為“每周一講”專用教室,購置了專業器材和設備,發動社會各界熱心學者、專家補充授課隊伍,“每周一講”迎來了新的起點。

渴望知識

《唐宋文化精神的演變》《把握中國未來改革大趨勢》……“每周一講”的檔案登記簿清晰記錄著每期的講座信息。

“早期的‘每周一講’主要是文學方面,聽眾多是青年職工。”早期講課人之一宋文京授課多達69次,他告訴記者,青島有一大批學者都做過“每周一講”講師,很多作家、醫生、科技工作者都主動加入到授課隊伍中。

“那時候文化娛樂和媒體還不發達,‘每周一講’成了年輕人學習的重要園地。1985年講張賢亮的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講完后聽眾要求加場,就改在可容納數百人的小劇場上課,走道上都擠滿了人。”宋文京說。

家住青島市北區的盧大爺是“每周一講”30年的忠實觀眾。1992年,盧大爺在青島中醫院住院,散步時發現“每周一講”張貼的通告,當天晚上便從醫院溜出來聽課,這一聽,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6年,發生車禍的盧大爺剛能下床,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每周一講”講堂。多年后,他的外孫女王顥也成為“每周一講”的粉絲。

近年來,為了適應職工多樣化的需求,“每周一講”也在不斷探索,他們通過問卷讓觀眾確定選題,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促進觀眾與講師的溝通,深入企業、工地、社區“送課上門”,講座內容也逐漸擴展到藝術、歷史、心理學等領域。

人們渴求知識的故事感動了文化宮一代代工作人員。孟慶林2015年開始負責“每周一講”工作,一位來自山東臨沂的小伙王平泉令他印象深刻。2019年夏,一名農民工模樣的年輕人走進了講堂,他就是王平泉。隻有初中學歷、剛來青島打工的他誤打誤撞來到文化宮,在懵懂地聽完了李克富老師的《幸福其實是內心的充實》后,便成來“每周一講”的忠實觀眾,“即便有時需要工作,他也盡量和工友換班,隻為了到文化宮聽上一課。”孟慶林說。

觸動心靈

38年,“每周一講”累計開講1587次,40余萬人次走進講堂,他們將其稱為“沒有圍牆的大學”。

1984年,不到15歲的劉增平因父親早逝、家庭困難早早輟學參加工作,知道“每周一講”后,他便將這裡視為圓夢的“學校”。如今,已是一家企業領導的劉增平,閑暇時的首選仍是參加“每周一講”。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每周一講”也在不斷創新傳播形式,“我們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即時更新講座預告、講座回顧等信息,將視頻課程上傳‘齊魯工惠·青島行’APP、騰訊視頻,供職工群眾隨時隨地觀看,同時還將講座搬上青島新聞綜合頻道,實現了錄播常規化,網絡平台和電視頻道總播放量近30萬人次。”孟慶林告訴記者,今年,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實現網上預約選座。

“‘每周一講’就像青島市總的孩子,我們應該繼承首創者的初心,續寫這份榮譽,讓這個公益品牌溫暖更多人。”青島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李麗說。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