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德化白瓷技藝傳承人蘇獻忠——

精心雕琢 技法嫻熟(工匠絕活)

本報記者  王崟欣

2021年10月19日10: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絕活看點】

一塊瓷土,燒制成潔白溫潤的雕塑﹔兩三篾刀,勾勒出人物、花卉等眾多鮮活形象。蘇獻忠,福建德化人,他潛心白瓷雕塑技藝30余年,打破了白瓷題材的限制,讓白瓷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走進德化白瓷技藝傳承人蘇獻忠(見圖,資料照片)的工作室,一張普通木桌、一塊瓷泥、兩三把尺寸不一的篾刀,這些便是蘇獻忠制作白瓷的主要工具和材料。隻見他捧起泥稿,篾刀一勾一抹之間,手中的人物神態逐漸生動起來……

早在明代,德化白瓷便因那抹獨一無二的“白”而蜚聲世界。得天獨厚的優質高嶺土,加上當地匠人對技藝的雕琢,成就了德化瓷“白如玉、聲如磬、薄如紙”的美譽。

14歲那年,蘇獻忠第一次見到父親用白瓷制作的塑像,驚詫於一堆瓷土竟能變成如此潔白而溫潤的物件。自那以后,他便踏上了學習鑽研白瓷的道路。

不同於其他地區以器皿為主的白瓷,德化白瓷主攻人物雕塑。“這對制作技藝的要求更高。”蘇獻忠介紹,“制作過程的每一步不僅要考慮后期燒制會不會變形、開裂,更要追求塑像造型和氣質的完美。”

蘇獻忠有一絕。用瓷泥制紙,每張的厚度僅有0.2毫米,蘇獻忠能將幾百張瓷泥制成的“紙”挨個堆疊,燒制成張張分離而又完整統一的作品。“每疊加一層,都要考慮燒制時會不會變形和開裂。”蘇獻忠介紹。長期以來技法的嫻熟,已能讓他在短短一周內完成一件幾百張紙作品的制作,並一次燒制成型。

起泥稿、修工、制模、注漿、修坯、晾干、上釉、燒制……整整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會影響最后成品的模樣。觀蘇獻忠制瓷,整個過程幾乎沒有一點聲音。30多年來,蘇獻忠沉浸在這份“靜”中,精心雕琢著技法……

作為第一步,起泥稿是最考驗手藝人功力和耐心的步驟。一堆泥土,經巧手撥弄,造像便初具形態。緊接著的修工是重頭戲,也是蘇獻忠的看家本領。“修工的效果直接影響成品塑像的形態與氣質。線條是否流暢、瓷質是否細膩,考驗著白瓷手藝人的功底。”蘇獻忠介紹。

在每件作品的修工階段,蘇獻忠會不分晝夜地坐在桌前,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地重復幾個動作:貼土、勾勒、描摹。或湊近或站遠看,對著光反復檢查,再貼土、勾勒、描摹……一件作品,有時他會修上一個月……待脫模后,還要再精修一遍。

泥稿之后便是入窯燒制。對於同一件泥稿而言,相差無幾的溫度會燒制出完全不同的色澤與形狀。為了燒出想要的效果,人們往往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試驗。而多年的經驗,讓蘇獻忠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往往能准確判斷出一件瓷器最適宜的燒制條件。

在很多白瓷手藝人看來,不長的燒制時間,卻是焦灼而漫長的等待。蘇獻忠說,直到現在,每逢開窯的那一刻,他都難掩激動。

“如果燒不出想要的效果,就需要回過頭找原因,思考每一個步驟,再一遍遍重來。”最多的一次,蘇獻忠一年多都泡在一件作品上。

30多年來,蘇獻忠對於白瓷的熱愛始終未減半分。每創造一個作品,從靈感的迸發到爐火的燃起,蘇獻忠不斷突破傳統德化白瓷的題材,讓白瓷制作包羅萬象。熟悉他的人評價:“隻要他想,就沒有他做不成的作品。”

如今,蘇獻忠更願意讓自己慢下來,在對白瓷技法極致追求的基礎上,更注重作品態度和語境的表達。“現階段,我想把德化陶瓷工藝中的傳統技藝,運用到現代藝術創作中去。”蘇獻忠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9日 07 版)

(責編:蔡雨荷、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