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關注農民工

社會地位、勞動條件、法律保護……各界日益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面臨的保障問題

為他們的權益維護尋找“答案”

吳鐸思

2021年12月03日10:38  來源:《工人日報》

“您好,這是您的餐”“您好,這是您的專車”“您好,這是您的快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經成為人們便捷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拓展了就業的新渠道。

然而,因平台用工形式和就業方式等原因,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的勞動保障權益尚未跟上步伐,出現了“與平台企業難以確定勞動關系”“勞動保障難以落實”“逃避用工主體責任”等問題。

工作時間不確定成常態

“有快遞就得送,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遇到高峰更忙。”剛剛從快遞公司辭職的新疆烏魯木齊市快遞員馬子豪告訴記者。由於快遞員的薪酬計發方式主要是“底薪+計件提成”和“計件提成”兩種,面對“多勞多得”的賺錢方式,快遞員想要拿高薪,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有些快遞員為了多賺錢,每天起早貪黑,全年無休,手機24小時不離身,完全是“生活在工作中”。

“我想有周末,但是要送的物件是不分周幾的,要想休息就得找人替我送,這也不方便,所以就辭職了。”馬子豪說。

平台算法便捷了顧客,卻無法兼顧現實因素。“對我來說,遇到風雪天氣,不催單就很幸福。”烏魯木齊市美團外賣員馬雲說。

勞動者權益問題浮現

為了按時完成訂單,外賣員對速度的追求達到了“極致”。採訪中,不少外賣員表示,烏魯木齊市人口數量多,尤其人民廣場等中心地區因為道路、車輛等原因,配送壓力很大。

用工形式不同,勞動者的社會權益保障也不一樣。以快遞員為例,快遞公司通常不認為他們是自己的員工,是“臨時過來幫忙的”,不為其繳納社保﹔對於勞務派遣用工而言,存在快遞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互相推諉的情況。記者採訪獲悉,德邦一名勞務派遣用工的快遞員,由於德邦和勞務派遣公司“踢皮球”,工作三年多直到離職社保問題也沒有解決﹔而正式用工的快遞員,其社保覆蓋率相對較好,但整體覆蓋率有待提升。

“現在社保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像我們風裡來雨裡去的,頭疼腦熱都是常事,很需要。”烏魯木齊市快遞員趙玉喜說。

除此,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地位、勞動條件、法律保護等問題,也隨著行業的發展而浮現,並日益引起各界關注。

自身維權意識欠缺

“我選擇外賣這行就是看在工作時間可以自主,先做著賺點錢。”馬子豪說。

和他有一樣想法的外賣員很多,據《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美團外賣員就業報告》顯示,外賣員工作吸納了大量的二三產業人員,外賣員的上一份工作主要集中在工人、銷售、個體戶,因此,外賣員團隊來自多樣的社會分工,以工薪階層為主,他們更關注個體的經濟利益,對社會評價和政治議題並不在意,對職業並沒有很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長期處於游離不定的狀態中,抱著“先做這個賺點錢”的心態,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

企業在勞動保障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據了解,在所有保障中,企業不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成為快遞員離職的重要原因。

“從法律角度來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社會保障相關規定還在調整中。”新疆昌吉市勞動糾紛專業律師朱文凱說。根據勞動法規定,受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是具有標准的勞動關系,而標准勞動關系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簽訂勞動合同。對於新型勞動關系如何保護,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

從多個層面進行保障

專家指出,要從企業、勞動者、國家法律等層面來考慮如何保障這一群體的權益。

從勞動者來看,就業時應該明確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保護自身的權益。企業應該落實用工主體責任,開通行業申訴通道,給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更大的晉升空間,增強其職業成就感。

社會各方也應該明確職能,如各地方政府部門要增強權益保障力度,加大宣傳,讓勞動者在維權時能夠找到“負責人”﹔各地方工會也應及時有效地為勞動者提供維權服務。同時,要擴大監察機構的監督范圍,有效監督各方落實責任和義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的一項調研指出,探索成立外賣員行業工會聯合會、協商合理合法且寬鬆的平台算法、組織“外賣員一路通暢座談會”、在安全區域投放公共充電樁等一系列細化措施。“借助工會組織覆蓋面廣、維權服務方式靈活、工作手段豐富的有利條件,推動解決網約配送員‘急難愁盼’的問題”。

新疆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新疆區工會主席楊玩瑩認為:“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缺少全面提升技能的機會,被看做是‘賺快錢’、吃‘青春飯’的職業,應使更多從業人員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這都是工會眼下思考的問題。”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