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16:25
2020年7月,一則“著火大貨車在馬路上狂奔”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一輛正在維修站維修的大貨車突然著火,而維修站對面就是一個加油站。為避免更大火災,司機孫剛冒著生命危險將著火的貨車開到無人地帶。他的這種大無畏精神被網友紛紛點贊。
平民英雄孫剛接受一家企業的新車捐贈后,生活漸漸歸於平靜。然而,近期,記者發現,孫剛依然“火”著,這次,他的“火”更多地存在於貨車司機的口口相傳中,而且是以“工會代言人”的形象出現。
“想和孫哥一起做點服務大家的事”
事情要從孫剛與工會組織的結緣開始說起。
孫剛是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雙鴨山市總工會得知孫剛的事跡后,第一時間前往他的家中進行慰問,還以他的貨車為載體,打造了一個配備有小型電冰箱、礦泉水、藥品等物品的職工小家。開著這個流動的“家”,孫剛幫助了不少在路上奔跑的貨車司機。
孫剛“火”了之后,雙鴨山市總瞄准網紅人物的影響力,希望通過孫剛引領帶動更多的貨車司機了解工會、加入工會。
劉子光也是一名貨車司機,他就是在工會組織培養、樹立、宣傳孫剛的過程中,被“孫哥”的事跡吸引來的。
雙鴨山市尖山區北翼路,一頭連接著高速,另一頭連接著當地的鋼鐵廠、水泥廠和石墨烯礦山,這條路上每天都是來來往往的大貨車。路旁的一座3層小樓被它的所有者劉子光拿出來和孫剛一起為來往的貨車司機服務。
“今年2月份參加了孫哥組織的一些活動,然后我就決定把這個地方拿出來,和他一起做點服務大家的事情。”經過重新打造,這座3層小樓現在已經變為以孫剛名字命名的貨車司機之家。在這裡,過往的貨車司機可以免費做飯、休息。雙鴨山市總還為這個司機之家配備了床上用品、辦公用品等設施。
“這地方挺好。”一位正在等待裝貨的貨車司機說,“我們過去經常住在車裡,沒想到在這裡可以睡在床上,可以做飯,還可以洗澡。”
“您看一下我們的寢室。”順著孫剛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每個貨車司機寢室的牆上都貼著宣傳資料,對如何加入工會、工會能夠給會員帶來什麼好處都有詳細的介紹。
“讓大家吃過飯、洗過澡,好好休息后,再告訴大家,通過加入工會組織,這些貼心服務都有機會成為常態。”孫剛微笑著,他說他新學會了一句話——“先服務,再入會。”
根據貨車司機流動性比較大的特點,雙鴨山市總以這個司機之家為基地,組織以貨車為單位成立小班組。每台貨車2∼3人為一個班組,先入“小家”,再加入工會大家庭。
維權故事成了司機口口相傳的入會“教材”
說服流動性大、分散性強的貨車司機加入工會並非一件易事。但是,一件事情的發生,改變了很多人的看法。
今年6月,貨車司機劉星華(化名)接到一單運輸30噸貨物的活兒。因為對方給出的報酬比當地一般價格低不少,跑一趟還得賠錢,劉星華本不想接,但對方承諾:把貨物運到地方后,能讓他裝一車貨回來。這樣一來一回,也能把差價“抹平”,於是他就接了下來。
讓他沒想到的是,貨物運到地點后,說好的立刻配貨返回竟然遲遲不能兌現。幾次詢問無果后,對方還把他“拉黑”了。
“等待的這7天,夠我跑兩個來回。”劉星華苦惱地說,加上吃住、誤工費,對方應該賠償他1.7萬元。
怎樣才能要回自己的損失?劉星華想起之前在司機之家歇腳的時候,孫剛說起的“有困難找工會”的話。劉星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孫剛,孫剛則通過雙鴨山市總找到簽約的維權律師,為其提供免費法律服務,最終幫助劉星華要回1.7萬元。
這個案例,后來成為貨車司機口口相傳的入會“教材”。在當地,不少貨車司機在了解孫剛和工會的故事后,找到所在企業或社區,要求加入工會。
雙鴨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李昌海告訴記者,市總一直與孫剛保持溝通聯絡,聽取他對相關工作的意見,並協調解決貨車司機就業、設立工作人員等一系列問題。今年,經市總培養和推薦,孫剛獲得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並當選為黑龍江省工會十二大代表,還入了黨。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