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保明偉扎根熱帶雨林19年,參與救助20多頭野生亞洲象——

大象醫生

黃榆

2022年03月14日10:10  來源:《工人日報》

保明偉正在對小象進行身體檢查。 本報記者 黃榆 攝

保明偉正在對受傷的大象進行救治。受訪者供圖

2021年初夏,雲南野生亞洲象群一場長達數月的“北上旅行”,深深牽動著人們的心。無論是象群打架偷食,還是閑逛睡覺,都一再“霸屏”網絡,成了人們眼中妙趣橫生的風景。

距離雲南省西雙版納州的野象谷不遠處,在熱帶雨林的山谷間,隱藏著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雲嶺工匠”保明偉就是這裡的一名“大象醫生”。

為了給叢林中遭遇困難的亞洲象提供庇護的港灣,19年來,他扎根在這片山谷,參與救助了20多頭野生亞洲象。

“我身上有大象的味道”

2000年,保明偉從雲南省畜牧獸醫學校畢業后,來到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野象谷景區工作。

起初一兩年裡,他的工作地點都在雨林裡,與孔雀和蛇打交道,同時負責百鳥園的繁育。后來,他開始參與林業部門組織的野生動物救助,協助獸醫專家,為野牛、馬鹿和猴子處理傷口。

2005年,和受傷的小象然然的結緣,讓保明偉的身上從此有了大象的味道。

“一頭成年亞洲象的體重超過兩噸,攻擊性特別強。”保明偉說,然然當時3歲左右,被捕獸夾夾傷,從象群中把然然救出來並不容易。

為此保明偉想了個辦法,將外用藥裝進一支高壓噴霧器,讓飼養員熊朝永引開然然的注意力,他拿著噴霧器,對著然然受傷的腿猛噴幾下,等然然反應過來時,他已經跑開了。

他還改造了一支吹管,能站在與象相隔一二十米遠的地方,給象注射藥物。

上藥的問題解決了,然然的傷口很快長出新肉。

慢慢地,它對人的戒備也放鬆了。“大象醫生”保明偉終於能接近它,並記錄下它的各項身體指征。后來採集的數據越來越多,保明偉通過對比分析不同數據下然然的狀態變化,總結了一套野象身體指標,為救治其它野象提供參照。

后來,保明偉身上似乎有一種“魔力”,即使是剛剛救回的小象,也會對他安靜地“言聽計從”。對此,保明偉總是笑笑說:“可能我身上有大象的味道吧。”

建立野象“病例庫”

成功救治然然后,救助中心每年都會有一兩次成功救助的案例。

2007年時,保明偉和同事救助了重傷的母象平平。

平平是在哺乳期時被公象所傷,護林員趙金清發現它時,它的臀部撕裂開一道長傷口,雙腿浸滿血色的膿水。

保明偉和獸醫專家、婦科醫生共同完成了這場十分棘手的手術。

保明偉記得,當時的手術一共做了4次,一層一層刮去傷口的腐肉,摸索著進行,直到母象的身體指征趨向於正常。

“野生大象會因不同原因受傷或生病。盲目用藥會損傷動物重要器官,甚至會導致動物因器官急性衰竭而死亡。”保明偉告訴記者,野生大象救護中,如果沒有科學的數據做參考,病情診斷和用藥難度就會增加。

為解決這一難題,保明偉帶領同事,對亞洲象繁育中心的24頭大象進行了靜脈採血,並送到州人民醫院化驗,將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建立了大象正常的生理指標,並與病理情況下的大象血生化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

其中,血生化、尿常規、體溫的科學檢測填補了關於野生亞洲象常規化驗檢查的空白,為治療野生大象提供了科學數據。

“為野生動物做一些檢查時,需要進行麻醉,這就要求根據動物體重確定麻醉劑量。麻醉藥用量過大,不僅會浪費藥劑,還可能導致大象在麻醉過程中死亡。麻醉劑量不夠則無法保証工作人員安全,甚至會導致幾十萬元的設備損壞。”保明偉告訴記者,麻醉劑量的確定離不開平時的數據積累。

隨著救助野象的案例增多,保明偉的野象“病例庫”在不斷“上新”。

給大象“救死扶傷”

“救治野生動物,有時腳要踩在令人作嘔的動物糞便上,有時身上會粘滿動物腥臭的分泌物,甚至還要面臨被動物攻擊的危險。”對於保明偉來說,這些都已經習以為常。

“與大象打交道沒有太多資料可以參考,比如說,之前大象正常的體溫都沒有准確數據,有的書上說是40攝氏度,有的說是38攝氏度,但實際上經過我們不斷測量和對比分析,可以肯定,大象的正常體溫是35.5攝氏度∼37攝氏度。”保明偉說。

2015年8月,他參與救助了小象羊妞。當時羊妞出生僅7天左右。保明偉查了很多資料,找不到年齡這麼小的小象可以通過人工喂養存活超兩年的成功案例。可即便這樣,大家也沒有選擇放棄。

經過幾年的治療和調理,羊妞的體重從剛開始的76公斤,長到了目前的1300多公斤,現在已經6歲多了。

“在羊妞身上我們摸索出了很多照顧小象的方法,這些經驗對我們后來救助龍龍和文文兩頭小象發揮了重要作用。”保明偉說。

這麼多年和大象朝夕相處,保明偉不斷學習觀察和分析總結,對大象的正常生理指標以及麻醉大象的方式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和把握。

在最近一次麻醉野象的過程中,他對大象的體重估計誤差隻有50多公斤,這相較於大象上噸的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工作中,保明偉還自學了野生動物等方面的知識。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精湛醫術,他成了一名優秀的“大象醫生”。在我國,像他這樣的專業“大象醫生”屈指可數。

“如果有更多人專注於這個領域,亞洲象的保護和救援可以更好地實現。”保明偉對記者說。

(責編:蔡雨荷、劉婷婷)
分享到: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