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吉林省總工會干部組成志願者突擊隊力援社區

彭冰 柳姍姍

2022年03月24日09:44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當前吉林省疫情仍處於高位發展階段,為增強社區一線戰“疫”力量,吉林省總工會機關黨員干部成立60人的志願者突擊隊,分兩組奔赴社區支援。 3月12日一大早,省總抗疫志願者第一突擊隊一行10人就頂風冒雪來到長春市二道區八裡堡街道東順社區,值守卡點、協助測溫、引導居民有序進行檢測核酸、幫助居民買菜、運送生活物品……連日來,突擊隊中的60后、70后、80后、90后奮勇當先,共同奏響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工會戰“疫”曲。

鏡頭一 訾波:身兼兩職的60后

吉林省總工會電教中心主任訾波,是一位60后老將。作為攝影攝像的行家裡手,他身兼兩職,放下攝像機,他在抗疫前線沖鋒陷陣﹔扛起攝像機,他捕捉突擊隊和社區工作者的影像,用作品鼓舞士氣。他拍攝制作的微視頻《戰“疫”志願者突擊隊》令不少人深受感動,也讓眾多網友記住了這些疫線逆行的工會“大白”。

作為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訾波深入過鬆原地震、樺甸抗洪、永吉抗洪、河南抗洪等一線,這次疫情,他第一批報名參加,並擔任突擊隊第二組組長。

別看年近六旬,訾波“拼”起來絲毫不輸年輕人。每次核酸檢測,他都搶著干最重的活,嗓子都喊啞了。

東順社區面積較大,以老舊小區為主,人員流動頻繁,老人兒童數量多,社區人手緊缺。突擊隊值守的卡口是沒有物業的開放式小區,居民出入測溫是疫情聯防聯控的首要關口。訾波一行對進出小區的居民、車輛進行測溫登記、檢查出入証等﹔開展核酸檢測時,他們還要引導居民有序檢測,維持現場秩序,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一站就是數個小時。

雖然在突擊隊裡年紀最大,但工作起來的他卻雷厲風行,從不退縮。隻有想到家裡自己上網課的8歲小兒子時,他的心中才涌起一絲愧疚,但又很快整理好情緒投入工作。

鏡頭二 王軍:“我的嗓門大,都不用拿擴音器”

3月12日早上,當年近五旬的吉林省能源工會副主席王軍走進東順社區時,心情格外復雜。

他對這裡並不陌生。這位身材魁梧的漢子是一名轉業軍官,2020年2月,吉林省總工會首次負責對接東順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時,他就作為下沉社區防疫突擊隊隊員,在這裡奮戰了1個多月。

今年疫情發生后,王軍的妻子作為黨員和街道工作人員,率先沖上了社區疫情防控一線,一直沒有回家。吉林省總工會組建突擊隊時,他把正准備高考的孩子留在家裡自學,毅然報了名。

“在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這些天,作為省總抗疫工作隊第一組的組長,我主要負責帶領隊員協助社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卡點值守和為隔離居民購買、運送生活物品等工作。維持核酸檢測秩序,讓居民保持距離,我的嗓門大,都不用拿擴音器。”王軍幽默的話語中透著豪爽。

東順社區有30多戶居民在大數據上體現有密接或次密接,需要居家隔離14天。王軍和隊員們就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當起了“採買員”和“快遞員”,幫助物資短缺的隔離人員代買生活用品。

每天除了核酸檢測和卡點防控工作外,王軍至少要參與一次採買運送,把十幾公斤重的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社區老舊樓房多,送貨都要走樓梯,在樓裡一身汗,出了樓就是透心涼。“這裡的環境我都熟悉,能再次為這裡的居民服務,我感到榮幸,也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鏡頭三 朱昊蘇:一線全能“防疫衛士”

70后朱昊蘇是吉林省職工服務指導中心干部,兩年前也參加了下沉東順社區的防疫工作。

朱昊蘇和隊友們組織社區居民進行多輪核酸檢測,負責掃碼、登記、維持秩序、幫助老人填報個人信息﹔對於行動不便的居民,他還將檢測試劑盒送到家中,成了全能的“防疫衛士”。

他還是消殺工作的主力。社區裡有很多無物業的老舊樓房,消殺任務都要由社區和機關、社會力量來完成。朱昊蘇和隊友們每天要對多個樓棟的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口罩、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白大褂、消毒液、噴壺……一個都不能少。每天早上全副武裝之后,朱昊蘇就成了“消殺員”。每個單元從一樓到頂樓,全部的牆面、天棚、地面、扶手、窗戶,實施無死角消殺。每次消殺結束后,身上都有一股濃重的味道,戶外不方便洗臉洗手,他就用酒精擦一擦,又趕快繼續投入下一項工作中……

鏡頭四 馬朋:退伍“老兵”又上"新戰場"

80后的馬朋,是吉林省工會干部學校的一名黨員干部。2019年12月底他從服役了16年的武警邊防部隊轉業,來到吉林省總工會工作。不久,正趕上2020年初的疫情,他報名加入了吉林省直工委組織的黨員突擊隊,負責地鐵1號線長春北站防疫工作,每天對數千名乘車人員掃碼、測溫,引導人員安全乘車,在長達40多天的抗擊疫情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今年疫情形勢驟然緊張,馬朋又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加入省總工會防疫突擊隊,再次穿上防護服。“穿上這身防護服,就好像又穿上了軍裝。雖然崗位不同,但都是為了保衛人民群眾,危急時刻必須沖在一線最前方!”馬朋堅定地說。

當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全員核酸檢測,馬朋與其他隊員一起負責掃碼、登記、維持秩序,同時還要對一些不理解的群眾進行防疫宣傳教育。一句“保持兩米距離,戴好口罩”不知喊了多少遍,嗓子干了隻能忍一忍。連日來,他和隊友們共協助社區在遠達小學組織開展了4輪核酸檢測工作,共檢測3.5萬人次。

除了協助核酸檢測,他每天還在社區卡點值守。一些居民經過崗哨處,都會向他們點頭致意,比個愛心手勢,道一聲“辛苦了”,鳴一聲笛表示感謝。這些暖心舉動都讓馬朋覺得,任務雖然辛苦,但很值得。

鏡頭五 楊鵬琳:從駐村工作隊到防疫突擊隊

“克服困難,服從組織安排,為吉林疫情出一份力,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說這話的人叫楊鵬琳。和前輩們相比,90后楊鵬琳可以用熱血蓬勃來形容。

小伙子是吉林省總工會社會聯絡部干部,2018年進入省總工會工作,同年10月加入吉林省總工會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此后3年在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馬鹿溝鎮的包保村開展駐村工作,還被評為“省直機關優秀青年”。

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這次疫情來臨時,他又主動報名參加了志願者突擊隊。在突擊隊工作的每一天,做的每一項任務,都讓20多歲的楊鵬琳覺得很新鮮,同時也感到肩頭擔子的分量。

領取防疫物品、接受防疫工作培訓,做好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現場管控、掃碼、登記、引導﹔摸清小區路線,設卡進行值守,對所有人員及車輛出入進行檢查登記、查看出行証、測量人員體溫等,他每天都像上了發條一樣。

楊鵬琳說,起初,部分居民對於疫情防控缺乏足夠的認識,執意外出逗留,隊員們便耐心勸返,並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漸漸地,這些居民從當初的不理解、抱怨,到現在看到他們每天在冰天雪地裡站崗、奔波,也理解了這些可愛可敬的“大白”,越來越配合登記、查証,並向他們致謝、主動打招呼。這些都讓楊鵬琳感到心裡暖暖的,在抗疫服務的過程中,他成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鏡頭六 史強宇:擦亮青春底色

同樣充滿活力還有80后史強宇。他是勞動新聞報社的攝影記者,高大帥氣、喜愛運動。雖然肩負採訪任務,但他也報名加入了突擊隊。“危急時刻,正是需要我們年輕人挺身而出的時候!”史強宇說。

每天,史強宇都早早出門,來到東順社區,積極參與各類防疫工作。核酸檢測工作時,他都搶著幫助群眾掃碼登記,一天就要掃近千個吉祥碼。3月19日和20日是周末,他又主動來到長春汽開區協助省總工會第二突擊隊的工作,5個組都跑遍了,哪裡缺人就幫哪裡。

作為專職攝影記者,干完了防疫工作后輪休時,他就利用休息時間為大家拍照,用鏡頭記錄大家的工作場景。

3月14日下午,長春風雪交加,突擊隊員們的身姿更令人動容。史強宇在拍照時,通過鏡頭看到,隊員們的防護面罩因為有哈氣都結冰了,他們變身為一個個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可愛“冰墩墩”,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在風雪中奔波著。“這就是奉獻的底色!我為自己和同伴感到驕傲 !”史強宇說。

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吉林省總工會老中青三代一同發力,一組數據見証了他們的“奮戰”——截至3月20日,在9天時間裡,兩組突擊隊隊員協助管控小區6個,協助核酸檢驗3.5萬人次,在卡點值守共計80小時,為居民運送了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責編:蔡雨荷、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