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唱片業遭遇繁榮下的危機
2013年02月25日13:3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E-mail推薦: |
編者按
當前,隨著互聯網音樂網站、無線音樂業務及各類數碼科技迅猛發展,傳統中國唱片業的話語權正一步步丟失。在音樂相關產業繁榮發展的表象之下,國內原創音樂舉步維艱。大量網站的免費下載、在線試聽等侵權行為,對原有唱片工業的產業鏈造成了巨大損害,傳統唱片業話語權正逐步喪失。如何在知識產權保護、新媒體模式創新以及公眾獲取信息自由權利之間獲得平衡,成為當今音樂產業特別是唱片業重要課題。
近日,藝術類專業測試報名如火如荼。截至2月11日上午,山東省、河南省的藝考報名人數均逾10萬,其中僅河南音樂類考生就達到13508人。
今年1月,湖南衛視又從韓國MBC電視台引進《我是歌手》,央視索福瑞收視數據顯示,2月15日《我是歌手》第五期節目不僅全國網收視第一,1.33的收視率和7.33的收視份額也有明顯增長。
去年夏天,江蘇衛視從荷蘭引進的《中國好聲音》在全國熱播,“好聲音”也因此成為2012年的搜索熱詞,節目帶來的廣告費、轉播費及彩鈴業務分成等多項收入破億。
然而,與這些繁盛景象相比,真正支撐唱片業持續發展的國內原創音樂卻仍在踽踽獨行。2011年全國出版音像制品利潤總額僅為2.8億元。業內人士估計,唱片實體銷售市場已萎縮到極限,2012年數據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
樂壇復蘇難掩原創缺失
“好聲音”走紅,綜藝節目價碼也被迅速炒高。在《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廣告招標會上,冠名費達1.99億元,總體10億元的廣告收入已收入囊中﹔而在央視新一輪招標中,僅《星光大道(超級版)》的冠名費已達3.2億元。
然而,選秀節目光鮮背后是翻唱老歌的浮躁之風,留給原創音樂的土壤已越來越小。“《中國好聲音》等選秀節目突出的是聲音的能力和歌唱的天賦,‘好聲音’推出了人,但沒有代表性的作品。” 中國唱片總公司副總經理侯鈞認為,原創作品更多地凝聚了版權,更需得到鼓勵,原創之后才是用好聲音去詮釋作品。
1月9日,多名“好聲音”學員出席簽約發布會,與國內知名制作人合作打造原創音樂,預計採用制作人分賬合作模式:隻要“好聲音”的學員演唱了制作人的歌曲,該制作人就可從其商演、唱片銷售等渠道收入中提取10%。
一些人認為此舉將為唱片業復蘇帶來希望
但不難發現,即使是幾年前掀起草根娛樂收視狂潮的《超級女聲》,后續的一系列造星計劃也沒有帶來多少精品原創音樂,難以在音樂愛好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同時,成本升高也讓急功近利的心態繼續彌漫。“現在的國內環境,不管是放在CD裡還是互聯網上,都難以收回成本。而且現在成本每年都在提升,新作品的誕生更為艱難。很多人不願去約或寫新的作品,而是花100元錢左右的著作權費翻唱老歌。”侯鈞告訴記者。
商業模式與版權困局
2012年美國實體音樂專輯銷售量雖仍在下降,但由於數字音樂強勁發展,銷售總額卻增加了3.1%。中國唱片業情況顯然更為復雜,著作權利相關者、平台商、消費者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形成多重利益糾葛,並各自處於割裂狀態。
雖然眾多歌手仍把專輯銷量挂在嘴邊,數字音樂成趨勢已是不爭事實。據國際唱片業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唱片和音樂公司總收入中,數字音樂收入比重達71%。
“發達國家版權保護比較好,而目前國內大量網站都有侵權行為,免費下載、在線試聽對原有唱片工業形成的包括編輯、錄制、壓盤、生產、銷售在內的產業鏈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侯鈞告訴記者。
調查顯示,盜版音像制品每年至少給正版實體店造成12億元的銷售缺口,知識產權已成行業的老大難問題。
與此同時,消費者免費試聽、下載數字音樂的習慣已然形成,數字音樂的盜版現象更為普遍。據中國唱片工作委員會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目前有4億網絡音樂用戶,其音樂版權市場總額超過400億元,但實際收入隻有8億元左右,僅佔應收的2%。消費者版權意識缺失直接造成了音樂權利人無心創作,人員流失嚴重,精品原創音樂匱乏。
目前國內民營唱片公司主要依靠經營藝人演出、代言以及演唱會等盈利。而培養一個藝人的風險較大,甚至很有可能顆粒無收。另外,由於電視選秀熱,一些歌手紛紛轉向演藝、選秀等節目擔任評委,以增加曝光率的方式提高各項收入,不少“休息”多時的老歌手也頻繁露臉撈金,新人崛起更是阻礙重重。
“這個行業雖看起來熱鬧,也有人賺得盆滿缽滿,但如果作為源頭的創作環節跟不上,注定還是難以實現長遠發展。”中國唱片工作委員會理事長、中國音像協會副會長臧彥彬認為,音樂關聯產業發展迅速,但音樂內容產業本身,卻沒有從這種發展中受益。
![]() |
(責任編輯:李培(實習)、段欣毅) |
![]() |
中國人大 |
|
1、98%網民認為收入差距大 六成希望設工資增長機制 2、九成網民認為房價過高 六成網民預計2013年還會漲 3、近七成網民希望通過網絡參與反腐 多數選擇匿名 4、九成網民希望提高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重視關注解決異地報銷繼續… 5、超七成網民認為今年CPI還會上漲 應完善價格信息發布制度 |
中國政協 |
|
1、揭秘毛澤東首次勸降台北蔣介石 派張治中或失誤 2、莫言稱要繼續為人藝寫戲:我熱情很高,心很真誠 3、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提案辦… 4、兩會會風新期盼:開會時不要心有旁騖 5、聚焦“兩會時間”:將是中國夢向所有人開啟的時刻 |
中國工會 |
|
1、廣東將調整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准 2、【風物在線】帶薪休假真的不再是奢望? 3、國產智能手機能否迎來春天 4、細聽勞務派遣工心聲 向濫用勞務派遣說“不” 5、無業男子冒充民警 QQ群裡小心上當 |
中國婦聯 |
|
1、富士康培訓課女員工被性騷擾 無人制止 2、網曝34歲央視主播張蕾嫁億萬富豪 畢福劍為媒人 3、富士康培訓課女員工被性騷擾 無人制止 4、重慶開縣婦聯積極籌備“七送”活動慶祝三八婦女節 5、中國女性人口發展變化大趨勢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江西一紀檢干部給情婦寫離婚承諾書 當事人停職 ·習近平會見連戰及隨訪台灣各界人士 ·全國選出2987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官員析領導干部應具備三種思維:系統 戰略 辯証 ·全國兩會人物看點:高層領導 地方大員 政治新星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