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动观察

“延迟退休”应谋求社会最大公约数

砚林

2015年03月13日08: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透露了延迟退休方案的出台时间表。尹蔚民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人社部门将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2017年会正式推出延迟退休方案,再过至少5年开始正式实施。在某搜索引擎提供的“两会热搜词”榜单中,“延迟退休方案”排在3月11日网友热搜第一位。(详见新华网3月11日报道)

在全国人民热烈关注“两会”期间,热点信息纷纷刷屏,“延迟退休方案”之所以能成为第一热词,在于其事关个人切身利益。每一个上班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面临何时退休,以及在退休后领取多少退休金的问题。所以“延迟退休”的话题一经抛出,立刻引起网上网下激烈讨论。

从微观到宏观,我国劳动力人口和老龄人口的多个统计和调查数据都表明,“延迟退休”客观上已不可避免。如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连续第三年下降,“人口红利”消退成为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长,个人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养老金账户捉襟见肘,距测算,当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1,到2050年将降到1.3:1。

客观上不可避免,现实中却是阻力重重。根据人民网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这个调查虽然不够严谨(例如没有严格区分反对延迟退休和延迟退休方案),但是多少反映了部分职工在没有看到具体操作方案时的不安心态。根据媒体披露的点滴信息,每个人心中都会估算几个数字:核算自己的劳动年龄、缴纳社保数额、领取养老保险的预期金额和年限,每个人都会根据“延迟退休方案”和“不延迟退休方案”来计算参加养老保险的付出与回报。这也显示了“延迟退休”势必面临复杂多变的诉求。

毕竟每个职业都极为不同,具体到每个劳动者则是决定其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体力、智力、健康状况不尽相同。根据现行规定,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一旦延迟退休,那些重体力劳动者的养老权益如何维护就成为现实问题。

无论延迟退休的最终方案是什么,如何回应不同劳动人群的利益诉求都将成为艰难的课题:新生代农民工和中年以上农民工、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女职工和男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均不尽相同;临退休劳动者很可能因为处于延迟退休过渡期而丧失劳动热情;寻求弹性退休制度的人群也对延迟退休“一刀切”不甚满意。就像新闻发布会上尹蔚民坦陈的那样:“目前,社会对延迟退休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

要让延迟退休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只有全盘考虑不同劳动人群的利益得失,把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利益都纳入方案之中,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都吸收到,既要满足养老保险缴纳者的利益,又要满足养老保险领取者的利益,让延迟退休方案成为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把每个劳动者个人心中的小账本筹算成全社会养老保险的大账本,才能平稳实现“延迟退休”这一关乎每个人的民生大计。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