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树样板 以点带面抓落实
马鞍山集体协商“瞄准”特殊群体发力
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群体在协商中获益多,“标杆”效应逐渐放大
2015年05月27日08:53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日前,安徽省马鞍山市总工会展开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此前,马鞍山市总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适时打造一些“个性版”集体协商工作方案,通过建立长效活动机制、督导机制和考核机制,使该市集体协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一些行业性、区域性组织和一些重点人群相对集中的企业在此次行动之前被确定为全市集体协商工作“标杆”。同时,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群体在协商中获益颇多的事实也让马鞍山市总坚信:集体协商工作可以在“瞄准”特殊群体方面继续发力。
有“刃具之乡”之称的马鞍山市博望区,其刃模具行业目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左右。由于博望刃模具行业是由最初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逐步发展起来的,受旧有模式影响,企业经营者对开展集体协商大多持排斥和拒绝态度。
对此,市总领导带领工作团队,四赴博望,主动争取地方党政支持,加强行业工会和职代会建设,帮助指导基层工会打开工作局面,终于实现了集体协商工作的突破。此后,不仅行业内300余家企业、近2万名职工通过集体合同形成命运共同体,而且行业内不同企业也因为员工流失率的降低和认同感的增强而获益。
同样的“个性版”集体协商还体现在建筑和餐饮行业上。
花山区是该市餐饮行业集聚地,有近百家企业,万余名职工,其从业人员大多是以农民工为主的外来务工人员,行业内的用工问题逐渐凸显:同行业企业工资不统一,企业间竞争加剧,职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2011年,花山区餐饮行业经行业工会联合会与企业方经过5轮协商、报纸公示、行业职工代表大会无记名票决通过,签订了《花山区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目前已完成第4轮合同续签工作。
马鞍山市建筑行业有396家企业,12.4万名从业人员。连续3年签订的全市建筑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高于马鞍山市最低工资标准33%,并约定在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情况下,职工年度工资增幅不低于10%。双方还约定企业应当以法定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职工工资,实现“月支付、月结清”,并将工资直接发放给职工本人。
由于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群体在这些“个性版”集体协商工作中获益多,其“标杆”效应逐渐放大。目前,全市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协商动态建制率保持在90%以上,职工参与率和满意度均有了明显提高。(记者陈华)
(责编:王金雪、秦华) |
相关专题 |
· 地方工会报道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