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动观察

“互联网+”带给中国工会重大机遇

砚林

2015年12月07日09: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前不久,中央深改组通过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职工群众对此十分期待,但是对于全总改革试点内容,以及工会组织机构到底会在哪些方面发布新举措,都不太明晰。鉴于此,全国总工会负责人第一时间就全总改革试点答记者问,回答了有关方面共十个问题,对于经常上网的职工来讲,其中这样一段话尤为值得关注:“适应“互联网+”发展,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全总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

既然工会要适应“互联网+”发展,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互联网+”,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工会是人的组织,确切的说,是工人阶级的组织,具象的说,是某一企业某一区域的职工组织,是人类进入大工业生产时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之一。当前的全球化大生产时代面临和互联网结合的发展机遇,产业职工的聚合方式自然要有所变动,工会组织有所更新升级就在情理之中。

问题的关键在于“互联网+”对我国产业的影响深度和中国工会的参与进度。这两者都是一种进程模式、发展模式,而不是稳态固定模式。“互联网+”不仅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更已经在事实上渐进改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基于最简单的逻辑,任何一种新业态,就产生一种新的工作关系,在从业者中间产生一种新的职工关系,在劳资双方之间产生新的劳资关系,这三种关系,必然成为工会工作新的视界和领域。

劳动领域的三方,既资方、政府方、劳方,资方很早就拥抱互联网,近年来风险投资这种模式出资模式很多都投在新兴互联网领域,“互联网+”背后处处隐藏着资本魔力。政府方也在鼓励“互联网+”发展,今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劳方,是否应该拥抱互联网已经不成为一个疑问句,而是需要考虑劳方以什么样的操作方式在“互联网+”大潮时代与资方、政府方合作共赢。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劳方,打破了劳动者的地域界限,突破了一些过去从不相干的产业界限,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工会,需要聚合所有劳方的总和,演化进入一种扁平化、分布式、网络化的全新组织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调整后的新结构,是具有革命性的。

回顾工人运动的组织模式,在小作坊生产条件下,工人合作有限,人数总量小,决定了工人联合总是在极小范围。机器大生产之后,合作领域扩大,工人阶级的联合力量也随之扩大。世界全球化持续发展,各国分工协作之后,产业工人的联合深深的局限产业之内。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各行各业都和互联网攀上关系,产业界限模糊,过去从来不认为属于互联网的产业也开始万物互联。

那么工人呢?亿万职工与“互联网+”怎么发生联系?不可能脱离生产者把“互联网+”孤立在器物领域。万物互联的深层次影响是劳动的互联,过去那种工人在一个工厂干一辈子,一种劳动技能琢磨一辈子的生产方式已经淘汰了。由于产业的变化,工人的劳动技能升级很快,工人也不会在某一个车间、某一个企业干一辈子。工人的组织方式,既需要过去的车间工会小组、企业工会,更需要一种扩大了的社会化工会组织需求。最形象的是中国2亿多农民工,他们既脱离了土地的束缚,也不受具体一家工厂企业的束缚,农民工的极大流动性,带来了组织难题,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农民工权益问题,农民工讨薪问题,农民工生产技能问题,无一不和这种高度流动性有关。高度流动性带来的有效组织缺失,是制约农民工提升劳动素养的重要原因。

在“互联网+”的大风来临之前,从操作层面上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农民工是很困难的,中国工会试验了很多方法,在农民工输出地组织工会,在务工地组织工会,组织流动工会,这些方法有效有用,可是局限性同样也很大。只有当中国工会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开拓“互联网+”的新模式,农民工的组织才变得更为可行。

“互联网+”带给中国工会发展多大的机遇,这需要工会加大改革力度,适应这一新形势。这次全国总工会负责人答记者问表示全总将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不仅仅是简单的媒体窗口,实际上用互联网工具探索组织工人的新方式。

国务院今年7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中国工会在多大程度参与这些行动,决定了中国工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组织职工、动员职工、带领职工在“互联网+”时代起飞,为中国制造组织人才力量,用好了职工力量,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目标就有保障。组织好职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中国工会借力“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和重要意义也就在于此。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