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综合报道

卫生间里、办公桌下、演出后台……“背奶妈妈”躲闪着众人的目光,只为给孩子一份“有温度的爱”——

现代都市:职场妈妈遭遇哺乳难题

2015年12月08日13:4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一套吸奶器、两只奶瓶、一个冰包——这是一位“背奶妈妈”的标准“装备”。

今年5月开始,在金融街一家通信公司研究所工作的李欣洁(化名)每个工作日出门前都会把这些“装备”塞进背包。傍晚,两瓶新鲜的母乳会被她“背”回家成为宝宝第二天的“口粮”。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北京市户籍育龄女性就有325.5万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将有更多职场女性和李欣洁一样,为坚持母乳喂养成为“背奶妈妈”。

2014年3月,卫计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农村为30.3%,城市为15.8%,远低于38%的国际平均水平。在影响母乳喂养的诸多因素中,工作与公共场所没有专门的私密空间成为原因之一。

出租车上、卫生间里、办公桌下、演出后台……“背奶妈妈”们躲闪着众人的目光,只为给襁褓中的婴儿一份“有温度的爱”。

“背奶”遇囧

从天通苑到复兴门,再从复兴门返回天通苑,32站地铁,两次换乘,这是一条李欣洁再熟悉不过的上下班路线,如今这条通勤路线也成了她的“背奶”路线。回忆起半年来的“背奶”经历,这位28岁的妈妈深感不易。

由于哺乳期女性会出现涨奶,如不及时吸奶,不仅会乳房胀痛、乳汁渗漏,还可能影响奶水的正常分泌。因此,每隔3~4个小时李欣洁就需要吸一次奶。李欣洁所在的公司并没有专门的哺乳室,一间不大的休息室被“背奶妈妈”们当做临时的“私密空间”。李欣洁说,经常被同事敲门催促,去公用冰箱放奶、取奶时,也要有意避开男同事的目光。

李欣洁的囧状并非个案, 目前,我国有1.37亿女职工,其中,45岁以下育龄女职工占近80%,不少女性都遭遇职场哺乳难题。

我国早已出台相关规定 保障职场女性哺乳权。2012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第十条明确规定,“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然而,受住所与单位距离较远、城市交通拥堵等原因影响,在北京等城市,很少有职场女性能在工作时间有合理场所“正常”哺乳。躲在单位厕所、储藏室、楼梯间挤奶,成为很多“背奶妈妈”无奈的选择。

此前,一项专门针对职业女性哺乳权问题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93%的企业、单位没有配备哺乳室;工作场所不具备哺乳室条件的“背奶妈妈”中,53%能利用办公室、储藏室、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其余47%全部在卫生间进行。

安放“有温度的爱”

一个婴儿床,两只橙色坐椅,两张小桌,窗户上贴着母乳喂养的宣传海报,冰箱和微波炉放在一角。进入12月,利用午休时间,李欣洁常到距离公司不远的这间哺乳室挤奶,她把母乳存放在这里的冰箱,下班后再取走。

这间位于金融街27号投资广场A座6层金融街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内的哺乳室,面积约8平方米,免费对外开放。金融街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歌告诉记者,这是金融街商务楼宇中的首家哺乳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楼宇“背奶族”的需要。

事实上,从2014年初开始,北京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就启动了首批“妈咪屋”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728家“母婴关爱室”,涵盖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公共场所,预计未来3年内将建成1000家。北京市总免费为“母婴关爱室”提供统一标识铭牌、专用遮挡帘、宣传海报、母婴杂志展架、母婴书籍杂志等7类用品。

12月3日,记者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部分企业看到:桌椅、电源插座、专用冰箱是每间“母婴关爱室”的标准配置,一些企业还增加了微波炉、饮水机、整理箱等物品。每间“母婴关爱室”的布置都各具特色:日电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母婴关爱室”用遮挡帘形成了每人一个单间,每个单间都配有小冰箱;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婴关爱室”内,一面粉色的婴儿照片墙让整间屋子充满温馨。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女工工作的何素敏说,海淀园共有12961名育龄女职工,目前已挂牌建立43间“母婴关爱室”。

同时,针对一线女工的“母婴关爱室”也在一些企业出现。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母婴关爱室”就直接建在了生产车间内。

“在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宇建立‘母婴关爱室’有利于职业女性坚持母乳喂养,提升妈妈、宝宝的健康水平,减少病假,减少熟练员工流失,也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北京市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张秀萍对记者说。

公共场所未“标配”

“带孩子出去要先确定这个地方有没有哺乳室,要不根本不敢去。”李欣洁告诉记者,查询一个公共场所是否有哺乳室并不方便,在手机地图的检索功能上也很难定位到哺乳室的具体位置。

针对哺乳妈妈在公共场所遭遇的尴尬,在北京市总推动建立的“母婴关爱室”中,有超过60家已经对外开放。12月3日,记者先后来到渤海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四惠长途汽车站、汉光百货和君太百货等地,探访多间公共场所内的“母婴关爱室”。在位于西单的渤海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一间高端客户理财室被改造成“妈咪屋”,10余平方米的区域内,粉色布帘、沙发、电视机、微波炉、冰箱、母婴用品等物品摆放整齐;在四惠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区,记者看到一间“母婴候车室”——粉色隔帘遮挡的房间被分为两小间,一间为设有沙发和婴儿床的哺乳室,另一间母婴休息区内摆放有11张休息椅。

不过,这样的“母婴关爱室”在公共场所仍是少数。此前,北京市总工会女工部曾联合多个单位和机构,对北京市公共场所哺乳室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超市、商场、公园、饭店、车站等均缺乏母婴哺乳空间。

“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哺乳设施,尚无明确的法规条例,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张秀萍建议将公共场所配备相对独立的哺乳设施作为公共服务发展和公共场所建设的硬性指标写入相关法规条例,并出台具体的设施设置标准。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将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哺乳设施作为法规条例发布或写入规划指引中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不在少数。(记者 王维砚 李丹青)

链接

全国各级工会建爱心妈咪屋关怀女职工

目前,我国有1.37亿女职工,其中,45岁以下育龄女职工占近80%。各地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重点针对女职工群体的实际需求,设计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和服务程序,在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上大胆尝试,一批“爱心妈咪小屋”在各地涌现。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王倩表示,“爱心妈咪小屋”建设是工会女职工组织服务女职工现实需求的重要平台,是工会女职工组织为广大女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创新实践,是工会女职工组织推动女职工“四期”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工会女职工组织运用社会资源实施公益项目的成功探索。

上海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2013年6月1日推出建立1000家“爱心妈咪小屋”3年行动计划。此后,市总联手合作单位从规范化管理、社会化发展、多样化激励3个维度开展工作,促进小屋持续健康发展,为有特殊需求的一线女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到2015年,爆发式发展至1000家,提前完成3年计划。在建设过程中,上海市总坚持社会化运行,项目化推进,在筹措资金、筹集物资、筹办活动方面实现了社会化。其中,成立上海市志愿者基金会“橙丝带关爱基金”,让更多有公益心的人和组织参与小屋建设。

福建省总工会2013年11月推出“妈妈小屋”项目,目前,超过184家“妈妈小屋”已在全省商务楼宇、公共商区、基层企业应运而生。

重庆市总工会女职工部拟定了推行此项工作的具体方案。即:确定2014年为“试点推行年”,2014年9月至年底试点建设20家。2015年至2016年为“重点推广年”。

四川、浙江等地工会组织也正在积极打造“爱心妈咪小屋”,让年轻妈妈没有尴尬与不便。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