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理论研究(停)

“减上补下”要注重培育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

谭同政

2016年03月22日14:00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减上补下”,是当前工会组织改革去除“四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工会机构改革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可以为工会工作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减上补下”,是当前工会组织改革去除“四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减上”后机构和人员减少了,但是服务职工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样“补下”后,也不可能完全弥补庞大的基层需求。笔者认为,在工会机构改革中,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可以为工会工作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培育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减上补下”,组织机构改革的需要。上级工会机构臃肿,基层力量薄弱,倒“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工会基层组织缺乏活力。不少基层工会组织一方面隶属上级工会领导,另一方面又成为从属行政领导的一个办事机构,久而久之,滋生了机关化、行政化的作风。

“减上补下”,就是要通过“改机构、改人员、改机制”,使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弥补基层力量薄弱的“短板”,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

“减上补下”后,在机构、人员精简的情况下,服务职工的职能不但不能削弱反而更要加强。大量的服务工作需要做。因此,在工会组织改革中亟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

二是提高工会群众化,满足职工需求的需要。《中国工会章程》决定了中国工会组织的性质,以及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和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担当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职工的需求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职工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职工对工会组织改革寄予厚望,期盼工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有更多的“获得感”。在职工劳动权益方面需要法律援助服务;在职工家庭经济、子女上学就业发生困难时需要帮扶服务;职工业余生活枯燥时需要精神文化服务……因此,工会组织在改革中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职工群众诸多的服务需求。

三是顺应工会改革,提高工会工作质量的需要。“减上补下”,旨在改变工会组织“倒金字塔”结构状况,以实现“强基层、强支撑、强服务”的改革初衷。近年来,各地在工会组建工作中有了一些新实践,同时,招聘了一大批职业化工会干部。一方面扩大了工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了工会基层干部的力量。实行“减上”后,上级工会机构和人员减少了,如何加强对基层工会的考评和管理,确保工会工作的质量不下降?“补下”后,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壮大了,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的质量?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建设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新途径。

因此,从服务职工和加强工会自身管理的角度看,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也是顺应工会改革,提高工会工作质量的需要。

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的可行性

一是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加强队伍建设和组织协调。“减上补下”后,如何加强基层工会组织管理和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以上海为例,杨浦、松江、浦东新区总工会先后组建了民办非企业组织——上海工蕴、工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海工惠职工培训中心等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向社会招聘、培训和管理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目前该市已有10个区采用这一模式,录用了680余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如杨浦区工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80余名工会工作者分成若干个“工蕴小组”,派驻到12个街镇及民营科技系统工作,并担任了行业工会主席或副主席职务。为加强对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的考评,该中心通过走街道、跑企业、访职工,问情况、听反映(评价)、查阅资料、检查台账等形式进行测评。考核“细化到每一个人,用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处在直面职工最前沿的基层工会干部接“地气”,让职工“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

二是退休工会干部为组建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提供人力资源。工会工作是一项连续的系统工程,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停不断不乱。长期以来,工会组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会干部。他们中有的已经到龄退休,有的退而不休成为工会工作的志愿者,有的被乡镇街道工会返聘继续为工会工作发挥余热。

在工会“减上补下”的机构改革中,广大退休的工会干部、政工干部,以及热心工会工作的积极分子和志愿者,将为培育和发展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三是组建工会引领的社会组织为工会工作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减上补下”后,工会组织除了精简机构人员外,还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如,上海顾村镇总工会在创新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九化工作法”,即:工会组建“网络化”、职工维权“条块化” 、评先选优“一线化”、职工帮困“互助化”、职工文体“民间化”、畅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扁平化”、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会工作“社会化”、自身建设“规范化”。其中,“民间化”、“扁平化”、“职业化”、“社会化”等,都要依托社会和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服务于工会工作,服务于职工。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