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多方评论

中工时评:唤回工匠精神,咋办?

吴迪

2016年04月26日15:25  来源:中工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连日来,《工人日报》开辟大国工匠专栏,陆续刊发了王曙群、马荣等匠人对经手的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追求极致完美,在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刻苦耐劳的故事,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和实践:是在微观的产品层面,对经手的物件视作创造艺术品来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在宏观的精神层面,把岗位和技能不仅仅当做养家糊口的饭碗,更是一门手艺,一种对责任的担当、一份将好产品亲手送入千家万户的匠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匠精神”成就了“两弹一星”等事业,也涌现出了钱学森、时传祥、王进喜等一大批大国工匠的代表人物。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浮躁之风冲淡了“工匠精神”。如今,我们呼唤和重视“工匠精神”,体现了对匠人和劳动的认同与尊重,更是唤醒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潜在活力。所以,培养一批保质保量的大国工匠、唤回和弘扬工匠精神,正当其时。

首先,从提升大国工匠的质量角度看,企业是工匠们发光发热的聚集地,是培育工匠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战场。因此,企业要将培育工匠精神与提升自身竞争力同等重视。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正说到了不少行业的痛处。当然,品牌要想立得住,质量是关键;而质量要想过硬,人才是核心。因此,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有企业自身的格外重视,以及对完美工艺孜孜以求的企业文化。

具体而言,比如,搭建职工技能大赛平台、将“互联网+”接入车间和工地、对业务水平各异的职工“私人定制”技能培养方案等;此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尊重,还是维护企业利益与竞争力的法宝。

其次,从提高大国工匠的数量角度看,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投入比重也显然有待提高。当然,重视不等同于多花钱,真正的足够重视,是投入时间和精力对职业教育体系做较科学的规划建设。比如从供给侧改革,如何对职业教育学生理性平等对待、如何降低学历在走入除特殊工作性质外的其它岗位的准入门槛,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对职业教育的“正名”与落到实处的重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唤回和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工匠本人的价值认同。职业技术院校是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职业教育普遍不受重视。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职业院校的选择显得颇为无奈,因为那被认为是学习跟不上,或者高考落榜者的选择,目的是将来能“混口饭”,这种现象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不少地方甚至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事实。这种情况的一个显著弊端是,流水线式的抱有“混饭吃”心态的学生来来走走,难以保证技艺的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而这却是培养工匠和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的坚持。

以一些职校学生的职业规划为例,很多学生对未来的规划绝不仅仅是进厂做一名一线产业工人、技工,而是做班组长、做领导,甚至还有的想创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们的规划当然很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安稳地做一名技工就是不思进取吗?其实这背后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对工匠的认知并没那么友好,而这恰恰是阻碍弘扬工匠精神、形成匠人价值认同的深刻原因。

德国的很多姓氏是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标签,比如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等,在德语里,它们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传承、精致、敬业和创新是德国缔造制造业大国的核心精神,而这离不开手艺人将专业代代相传。这里的“专业”包括两层含义——专业的手艺与专业的心态。没有什么人因从事一线产业工作而觉得抬不起头,社会也绝不会因此低看谁一眼,这是不是德国匠人们愿意、自信、“刻板”地专注手艺数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产品的比拼、质量的比拼,说到底都是精神与文化的比拼,而精神与文化,正是工匠精神的注脚。每一位大国工匠,在骄傲了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绝活儿背后,体现的既是匠人精神的传承,更是业务水平的努力钻研与开拓创新。而这,恰恰是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的条件。期待各方在国家层面的号召和部署之下,积极探索和实践,解锁更多工匠技能,培育更多“钢板上的手指舞者”,来共同撬动制造业大国的崛起。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