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隐形冠军”与“工匠精神”
2016年04月29日09:06 来源:新华社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隐形冠军”概念由德国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首先提出,指的是一大批中小企业在某些细分的行业领域可以做到全球领先,却不被外人所知,称得上是“隐形冠军”。
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根植于以制造业见长的德语区国家。调查发现,约55%的“隐形冠军”集中在德国、瑞士和奥地利3个国家。这批成功中小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专注生产和制造,注重创新研发,并拥有大批高技能的劳动力。
在德语中,“师傅”或“工匠”虽是司空见惯的字眼,但却是质量上乘、信誉可靠、服务到位的代名词。
一位奥地利朋友告诉记者,“师傅”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获得的资质,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经过经济财务能力的培训,能够独立经营开店设厂。拥有“师傅”资格才能开展培训和雇佣学徒。
由于传统和历史原因,在德语区国家“师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中世纪,城市里某个行业的所有工匠们联合起来组成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有很大权力,可以决定培训多少学徒或者“师傅”,避免过度竞争,甚至可以指定行业的价格。
在记者采访的奥地利企业中,创新、研发是每个企业高层都会强调的字眼。奥地利奥特斯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高端印制电路板制造商,印制电路板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重要电子部件。公司总裁葛思迈说:“奥特斯的挑战是,要在技术上始终领先一步。因此,在技术和研发上步伐更快一些,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奥地利赖夫艾森银行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舍皮奇在谈到奥地利涌现的一大批“隐形冠军”时说,这些中小企业专注各自的领域,把产品做到最好。它们不断与客户沟通,询问他们的意见,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力求尽善尽美。
产品质量的背后是高素质的人才。双元职业教育模式也是德语区国家的共性,这一职业教育模式为制造业和服务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劳动力。
大约40%的奥地利学生在完成义务制教育后要接受2到4年不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而不是上大学。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徒,学习中约80%的时间被安排在工厂的车间里,他们要直接接触最新的技术并进行操作实践,其余时间在职业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奥地利有很长的历史,经济部联合商会等负责管理和支持接收学徒的工厂,教育部牵头负责职业学校的培训。
为什么企业愿意花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接收和培训学徒工?在奥地利经济教育研究所经理托马斯·马亚眼里,答案很简单,在奥地利企业、商会以及各个行业协会看来,学徒培训是企业的一部分。
完成学徒培训后,接下来是多种多样的继续教育和职业选择,既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也可以进入管理岗位,或者从事自由职业。数据显示,目前奥地利的企业家中约40%的人有过学徒培训的经历。
一名在德国某核电站工作的工程师告诉记者,在德国,技术工人待遇并不比工程师差太多,基本能够保证一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稳定的生活保障令技术工人们踏实而不浮躁,专注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一台机器通常由很多零部件组成,安装调试,都需要技术工人凭经验和技术来把握。例如,一个螺母上得紧点或松点,对整个机器的运行短时间内或许看不出什么影响,但时间长了,机器的状态就能够见到高下了。
根植于德语区国家制造业的“工匠精神”,离不开历史的传承,离不开追求品质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离不开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更离不开社会对工匠价值的认可与尊重。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成为了培养德语区国家“隐形冠军”的沃土。(记者刘向)
(责编:闫妍、秦华) |
相关专题 |
· 热点专题 |
全总要闻
- 全国已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7.8万个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推…
- 把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积极做好防汛救灾…
- 《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单行…
- 全总紧急拨款200万元慰问河南受灾职工
- 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谱写…
- 2021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启动
- 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
- 推动“十四五”时期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党的工运事业矢志奋斗
全总发布会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期工人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
- 2021年“五一”新闻发布会
- “中国海员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国新办就“岗位成才、奋斗圆梦”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 全总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