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做有知识、创新型石油工人

——记江苏油田技能大师田明

2016年05月03日13:1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他只是一名石油工人,他改进的震击器震击能力从井深4000米提升到6000米,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现象,填补国产此类工具在高压深井中的使用空白,曾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的财产损失;他的创新成果《试油测试技术的创新与运用》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企业创效6000余万元。他拥有92项技术创新革新成果、28篇国家核心期刊独立发表的论文、30余项国家专利……

记者在江苏油田见到田明的时候,他穿着标志性的橘红色工作服,皮肤黝黑,神情温和,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做有知识、创新型石油工人。”

从“门外汉”变成“内行人”

1985年,田明从江苏油田技校毕业,分配到江苏油田试采一厂攻关队地层测试组做工人。

“我是技校生,又是刚工作,面对地层测试有几十种工具、上百套图纸,测试资料解释要靠高等数学等理论知识来支撑,我当时却连符号都认不全。”田明说。

不久,在一次地层测试中,田明因没能及时关闭测试阀,导致几天后没有录取到任何数据而延误了工期。自责之余,他痛下决心,“努力学习,提升技能,一定要做有知识的石油工人!”

从此,田明就在干中学,学中干,还制订了一套学习计划:白天跟着工程技术人员上井干活,看图纸学技术,努力掌握操作要领;晚上去10多公里外的邵伯参加油田高中文化补习班,在这往返20多公里的自行车途中,还不忘背公式、记定律……

凭着这股韧劲,用一年半的时间,田明学完了高中三年的文化课,还自学了《试井资料解释方法》《科学试油系统工程》等专业书,在10多万字读书笔记的见证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人高考,最终拿到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证书,从“门外汉”变成“内行人”。

从普通员工到技能大师

工作4年后,田明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创新成果。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地层测试技术使用的200JC型计时器是进口大扭矩时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测和鉴定。油田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而送外检测一次就需花费2万多元,且每次保养后存在走时误差,影响油藏资料录取质量。田明提出,自制一种时钟检测装置。

一个技校生能搞出什么创新?许多人表示质疑。

田明铆足干劲,在测试工房顶着近40℃的高温、忍受蚊虫的叮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干就是两个多月,经历了多次失败,测量了上千条输出扭矩试验数据,最终制作出一个时钟扭矩模拟检测装置,一次能检测10支200JC时钟,不仅提高了时钟质量,还提高了测试资料的准确率。

2000年,田明被油田聘为测试仪表技师;2009年,他被破格升为测试仪表高级技师;2010年,他研制的《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被评选为江苏省职工十大创新成果奖,他被选为油田技能大师,“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2013年,他的工作室被全国能源化学系统评选为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革新成果60余项,他被选聘为油田首席技师;同年,田明被油田推荐参加中石化技能大师的遴选,实现了个人成长的第五级跳。

“一个人学历可以不高,经验可以不足,但不能没有志向、没有追求,有了志向才会有动力,有了追求才会有进步。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有发展;一线工人照样有奔头。”田明经常以自己的经历激励身边人。

工作室成立5年多来,他先后与32人签订师徒或导师协定,多次现场指导青工进行技术革新。田明还在局域网上建立了工作室网站,先后为集团公司青年骨干创新研修班、高技能人才创新培训班等授课80余期,听课的学员超过3000人。(据新华社南京5月2日电)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