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身边的大国工匠】麦克风背后的声音“使者”

韩韫超

2016年07月08日10:44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在北京第七九七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密云的传声器制造车间里,质检员王秋红为记者演示了一个话筒的诞生过程——

熟练地拿起焊锡,在线路板上轻轻一点,然后将焊接好的线路板装到支架上,组成放大器,对放大器进行放大倍数的测试后,将音头固定在支架上方,焊好音头线,装上头罩。接下来对产品进行性能检测,用DAAS测试系统对产品的灵敏度、频响、指向性进行检测,用噪声测试系统对产品进行噪声检测,最后通过对话筒喊话判断话筒的正反相位,各项测试指标合格后,给产品装上外壳,进行产品的最终检测。

14年来,这样的程序她重复了无数次,确保送到客户手中的话筒都能有最完美的发音。就是这样一份平凡的工作,让王秋红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成为声音的“使者”。

“把问题截留在生产环节”

“6月5日,15:30,PGA181,组装半成品,抽检合格;X2V焊线路板,抽检合格”——作为传声器制造班组的一名巡检员,王秋红每天都要对产品的外观、性能、包装进行巡检,并填写相应的巡检记录。

线路板上焊接点的大小位置是否合适、产品的噪音和灵敏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外观是否有划痕、包装盒上的序列号标签是否贴对了位置……话筒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王秋红都要严格进行“挑刺”。

传声器的诞生需要经历进料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三道关卡,其中,只有过程检验是对所有产品进行全部检验,其他环节均为抽验。

王秋红所在的制造部,正是把控产品组装过程中检验关口的重要阵地。“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将问题截留在生产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拍着胸脯让客‘放心’,真正保证出厂产品的合格率。”

在例行的巡检工作外,王秋红还会帮助车间里的年轻同事进行质量分析、解决质量问题。“现在流水线上的组装和检测人员,很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我们其实没有严格的师徒关系,就是口耳相传、随时交流。”现在的王秋红已经是车间里的“大姐大”,耐心解释、细心叮嘱,她每天要进行很多次。

从“菜鸟”成为质检高手

从最初的一名传声器组装工,成长为质检高手,从焊接、组装到调配、测试,王秋红将重复做到了极致。仅有重复还不够,她清晰地记得与传声器相伴的日子里,那些扑面而来的困难和挑战,那些让自己得到历练和提升的时光。

2002年,19岁的王秋红进入这个行业。起初几年里,她觉得自己就是只“菜鸟”,一有时间和机会,就主动向车间的老师傅们讨教技艺。焊接时如何手眼并用、善用巧劲儿;组装零件时如何能既保证速度,又不在外壳上留下划痕……几年下来,勤观察、多提问、常总结的她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基本功”。

得到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后,王秋红开始被安排接触一些刚投产的新产品。这让她兴奋无比,通过这些机会,她掌握了不同类型产品的性能特点和测试手段,在成千上万的产品质量检测和分析中,练就了“耳聪目明”的过人本领。

2012年9月,距离中共十八大开幕只有一个多月,王秋红所在的车间接到了生产“十八大”特供产品CR9118G音响制品的特殊任务。因为是新开发的产品,王秋红就先组装了几套,感知熟悉产品结构和性能,为其他员工总结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就在产品生产接近尾声时,整机检测中出现了喊话时时通时时不通的现象。一筹莫展之下,王秋红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琢磨,向产品开发负责人请教,终于查出问题症结是产品结构缺陷造成话筒数次弯折后连接线卡断。

问题查出来了,可距离交货时间只有15天,所有产品都需返工,王秋红就逐一把质量问题向班组成员说明,手把手传授组装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在班组成员加班加点连夜赶制下,终于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在十八大的图片新闻报道中,看到与会者发言时用的正是工友们日夜赶制出来的话筒,一向低调的王秋红,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截图向亲友们“炫耀”。

盼望与产品“不期而遇”

在外人看来,王秋红的工作琐碎甚至枯燥,但她在工作中少有的敏锐和高效,却令传声器制造部部门经理王安宏颇感欣慰。

王安宏是将王秋红“领进门的人”,刚入行时,她身上的“麻利劲儿”就被师傅认定是个好苗子。如今,她更是被同事们称为生产线上的“女状元”。

2012年,王秋红参加北京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最多产品的组装和调试,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夺得传声器装配组的决赛冠军。

被外界戴上各种光环之后,她并没有膨胀。王秋红已是一名五岁孩子的母亲,却依然像个孩子般简单纯粹。王安宏说,她一直保留着最初进厂的谦虚和朴素,10多年来甚至“连发型都没有变过”。

多年来,七九七公司的产品出口海外多个国家。当被问及面向国外客户的生产有无特殊标准和要求时,王秋红说,“不管是给人家做,还是给咱们自己做,最起码都要有良心上的保证,如果产品到客户那里不出声,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去年,王秋红被授予“国企楷模北京榜样”十大人物光荣称号,在同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一同去江西庐山疗养时,她在博物馆里看到了革命年代由七九七厂生产的CD1-2动圈式话筒。

“当时特别激动,我指给身旁参观的伙伴们看,告诉他们这就是公司老前辈生产的话筒,还专门用手机拍下来传给同事们。”谈起生活中与自己企业产品一次次不经意的“遇见”,王秋红脸上透出少有的兴奋与张扬,如同父母“晒娃”一般成就感爆棚。

作为麦克风背后的声音使者,王秋红的愿望就是做好手中的每一个产品,盼望着未来与它们有更多的“不期而遇”。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