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多方评论

大国工匠的“解放”样本

2016年07月12日09:0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当看到有人在使用、玩味、赞赏他用一生的执着、智慧、情感精雕细琢的作品时,他的内心一定是充实和幸福的。方向远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充实和幸福的人。

方向远,一汽解放公司在解放牌卡车之外的另一个品牌:汽车模具的“国医圣手”,专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技术大师。今年是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卡车“诞辰”60周年,巧的是,老方今年也是60岁。

40万字的《汽车模具维修与调试》,45万字的《汽车模具维修技术调试典型实例》,50万字的《汽车模具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这些堪称汽车模具实践教材的著作均出自这个看上去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切的技术工人之手。“我就是汽车工匠,为了当好这个工匠,我学习了一辈子,总结了一辈子。”他说。

1974年参加工作的方向远被安排在模具调整岗位。虽然依靠初步掌握的技术,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可方向远觉得不够。他在左衣袋中装一本书,右衣袋中装一个本,只要有空闲时间,立即拿出书来,边学边记。他参加各种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班,工厂夜校、技工学校、综合大学,能去的他都去了。当他学遍了模具领域的知识之后,他又在实践中发现,光懂模具只能当“外科医生”,还应该懂冲压工艺、焊接技术、机械制造……那样才能当“内科医生”,找到问题的准确症结。于是,他又开始学习模具的关联专业。勤奋的学习让方向远身怀“绝技”,经过他的“望闻问切”,工装设备常常“起死回生”,他也被誉为模具维修的“国医圣手”。

1987年,解放卡车第一次升级换代,怎么让“解放”二字镶嵌在车身上却成了难题。车标“解放”两字原来是塑料件,铆接在发动机外板上,不美观,不耐用,成本还高,厂里决定采用冲压技术刻制模具。由于技术出色,工厂选择了方向远。“老解放卡车的‘解放’是苏联专家完成的,没有经验可循。”方向远说。为了完成任务,方向远没日没夜地用锉刀、扁铲一点点打磨。当最终看到自己一刀刀刻出来的“解放”二字被一次成型压在发动机罩外板上时,他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细致和专注是我取得一些成绩的根本原因。”方向远告诉记者,“这种细致和专注,来源于我的师傅。”陈连福,方向远在参加工作后遇到的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参与了第一代解放卡车的研制和生产。方向远这样描绘他的老师:在模具调整过程中,细致入微,绝不允许有任何失误发生。有一年春节前,为了完成模具调整,陈连福领着方向远等几个人天天加班加点地干。“要把凸模抛光得像镜面一样!”陈连福这样要求他们。没做好,他们就一遍遍重来。

“您继承了陈连福的精神和技术并发扬光大,那您的‘衣钵’有人继承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方向远说:“当然有啊!”多年来,方向远已经带了上百名徒弟。

冯斌,一汽解放公司的一名模具钳工,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在1999年参加了成人高考。在相继获得了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后,他利用工余时间又自学了关于模具制造技术的所有理论知识。2014年,冯斌针对手工冲压生产线取件困难、易发生危险事故的问题,提出了“手工冲压生产线模具自动化改造项目”,通过在模具中安装回程挂钩及翻转支架实现制件在冲压后自动翻出模具的目的,从而降低劳动强度,避免发生事故。该项目获得了当年一汽集团公司科技立项,这是集团公司第一次在工人中进行科技立项。

一汽解放公司党委工作部佟伟告诉记者,正是在陈连福、方向远、冯斌等为代表的技术工人的努力下,从1956年到2016年的60年间,解放卡车实现了六次升级换代。如今,一汽自主研发的解放第六代卡车J6,共取得创新技术300多项,申报国家专利197项,实现了“保养周期、动力性、节油性、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六个方面性能的“领航追求”,使我国卡车制造能力达到世界级水平。今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8.5万辆,其中重型车销量6.1万辆,连续5个月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一代又一代承载着经济发展希望的解放卡车不停地在路上奔跑,那些“烙”在汽车上的中国匠人精神也许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好的陪伴。 (记者 鲍盛华)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