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江苏油田首席技师、中石化技能大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田明的创新之路精彩而艰辛——

身边的大国工匠:“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应该创新的地方”

2016年09月21日10:08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冀东油田柳1-30井,日前因注入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作业工具腐蚀严重,给连续油管切割带来难题。几番作业不成功后,他们想到了一个人——远在扬州的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田明,应邀前来的田明用自己研制的专用工具,很快破解了难题。

在大家眼中,51岁的田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手到病除、技术大拿成了他的代名词。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江苏油田首席技师、中石化技能大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田明的创新之路精彩而艰辛。

一条璀璨的成果“项链”

1985年,田明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地层测试工。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开启了他的创新之路:给测试器加油时,需要专用扳手拆装接头,非常不方便。田明就在接头上焊了两个小手柄,只要轻轻一转,就可以轻松安装了。

小创意让工友赞不绝口,也激发了田明的创新热情:“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应该创新的地方”。

保养封隔器时,需要将里面4组弹簧重新拆装,每组弹簧的弹力高达上千牛顿每米,需要三四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田明利用杠杆原理研制封隔器保养推拉工具,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

生产中一些看似正常的地方,也被田明盯上了。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向“低、深、隐、难”类油藏进军,常规测试工艺在射孔、测试和抽汲、取高压物性样品等诸多环节中存在瓶颈,他把创新目标对准每项工艺技术的应用提升。

在射孔工艺上,他利用单流阀原理设置“自动门”,可以瞬间屏蔽射孔冲击波;在抽汲工艺上,他设计气控密封防喷盒,能瞬间密封井口,让抽汲作业更加绿色环保;在高压物性取样工艺上,他在国内首创新型摩擦式取样器,让油田高压物性取样成功率提高到92.2%,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做有知识的创新型石油工人”

刚工作不久,队上安排田明和一位新来的技术员上井执行任务。由于操作不熟练,几天过去了,没有录到任何地质资料。

“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提升技能,做有知识的创新型石油工人!”田明说。从那以后,工作以外的时间全被他用在了学习上。

在地层测试中,需要对油藏进行开关井测试。行业内的专业教材,对开关井的悬重——俗称“自由点”的计算有一个理论公式。但田明觉得公式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理想状况,没有考虑井筒与油藏等多种变化因素,于是跟这个权威理论较上劲。

为了摸清“自由点”的变化规律,只要有测试任务,田明就跟着测试班上井,一跟就是3年。他记录了近千组开关井操作时管柱悬重的变化数据,摸索出适用性更广、更准确的“自由点”变化规律计算公式。这套计算方法后来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田氏公式”。

2012年,江苏油田引进美国的连续油管设备,田明也因此调入连续油管作业队。连续油管设备配备了两套进口刀具,下井后刀片容易损坏,无法切断油管。田明从提升切刀的稳定性入手,给这套先进的进口设备配套“减震”系统,使连续油管割刀在复杂的井身构造中,真正成为一把“如意刀”。

“干了自己喜欢的事”

因为持续创新,田明渐渐出名了,找他帮忙的事也就多了起来。无论分内分外,田明都乐此不疲。

试油测试中心要完成高压试井取样工作,中心领导找到田明帮忙。田明毅然承担下了这份兼职活儿,一干就是26年。

前年,一家全球知名的管具公司总代理登门拜访,就田明牵头完成的连续油管切割技术提出合作意向,“每年都会有可观的分红,年薪绝不低于50万元。”

田明拒绝了:“油田为我搭建了平台,我的创新成果都属于油田;若需要,请跟单位联系。”仅这项成果,田明一年内就先后拒绝了国内外4家公司的“邀请”。

“我只是干了自己喜欢的事,看见大家用我的创新成果能省劲、省钱、还安全,这比给我多少钱都开心。”2010年7月6日,江苏油田首个以操作层面劳模命名的工作室——“田明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后,田明将自己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应用到对外服务。

几年时间里,田明的工作室完成创新成果80多项,申请专利20多项。工作室成员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22人,其中1人成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人成为中石化技术能手,两人在2011年中石化作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刘继宝 王庆辉)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