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成功后,企业方却反悔;打赢了官司,企业方又上诉……贵州3名农民工的讨薪路一波三折,好在贵州省总的工作人员“不离不弃”——
讨薪遇“囧途”,工会一路帮……
2017年01月25日09:00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邓云松等3名农民工的讨薪经历可谓现实版的“囧途”,不过好在一波三折后,终于有了好结果。1月17日,在贵州省总工会的全权代理下,3人终于打赢讨薪官司,拿到了法院判决书。
2013年,瓮安籍农民工邓云松与老乡杨朝明、刘文华3人,到贵阳市郊的一家农业开发公司务工。干了将近1年,3人共计3.55万元的工钱却没拿到。他们找企业负责人讨薪,却被企业合伙人当“皮球”踢,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贵州省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详细了解情况后,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与律师一起,前往该公司开展调解工作。经多次协调,双方达成协议,由合伙人共同支付所欠工资,并先期拿出首笔欠薪1.5万元交到帮扶中心代为保管,待3名农民工工资清算后退还各方。
正当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和3位农民工庆幸事情进展顺利时,不料第2天,3名农民工与该公司管理人员因另一笔劳动款项发生了口角,企业法人代表得知后一反常态,不再履行先前的调解协议,事态陷入“囧境”。
“既然接手这个事情,我们就一定要帮农民工兄弟维权到底。”2014年4月,帮扶中心代表3位农民工一纸诉状,将企业告到贵阳市南明区法院。南明区法院一审判决,由公司及合作伙伴共同支付3名农民工3.55万元工资,并承担诉讼费。被告企业不服,以3名农民工与公司没有直接劳动关系为由,上诉至贵阳市中级法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其他任何务工证据,官司看起来有些被动。”贵州省总工会工作人员向军表示,为了打赢官司,工会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到各方了解情况,搜集证据,并作为邓云松等人的代理人多次奔波于法庭和当事人之间。最终,贵阳市中级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判决。
“从2014年接手到现在,整整历时3年,也是我到帮扶中心工作以来接手期限最长的一个维权案例。”据向军介绍,他已记不清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法院,但好在今年春节前有了结果,再累也值了!
为了表示感谢,3名农民工给省总工会送来了“心系职工群众,光辉永照人间”的锦旗。“这个案子时间长、证据少、诉讼难度大,虽然拖欠的工资数额并不大,但作为职工的‘娘家人’,不管钱多钱少,我们都会为职工维权到底!”省总工会帮扶中心主任邓勇如是说。
据悉,贵州省总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对此案的后续工作持续关注,如企业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工会将申请强制执行。(记者 李丰)
(责编:闫妍、秦华) |
全总要闻
- 关于新发展阶段工会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 从党领导百年工人运动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推动新时代…
- 全国工会经审干部培训班在昆明举办
-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 持续推进工会党史学习…
- 全国总工会对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进行部署
- 全总机关举办主题阅读活动读书心得分享会
- 2021年全国工会研究室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全总十七届十次主席会议在京召开
- 全国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如期完成
- 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总结表彰会在京召开
全总发布会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期工人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
- 2021年“五一”新闻发布会
- “中国海员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国新办就“岗位成才、奋斗圆梦”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 全总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