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干部论坛

工会干部驻村记

2017年02月10日16:48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1月20日,农历小年一大早,山东青岛市总工会干部宋延兵熟门熟路地推开了即墨市田横镇杨哥庄村残疾人毕元津家的院门。听见门外来了客人,毕元津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迎出来。“老毕,别下炕了,坐着坐着。”放下手中的粮油米面,宋延兵赶忙搀着他回到炕上。

“过小年了,年货还差啥?上次的苗圃收益款还剩多少……”两人唠起了家常。从对话中记者得知,毕元津股骨头坏死,属于一级残疾,“驻村”的宋延兵时常会过来探望。

“宋书记,俺家蒸了花馒头,抽空过来一趟。”出了毕元津家,穿行在村中小巷,不时有村民和宋延兵打招呼。

“记得2015年6月24日来村里的第一天晚上,一宿没睡着。初来乍到,就怕百姓和咱生疏。”作为青岛市总工会派驻到对口帮扶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宋延兵曾经也很忐忑,担心在这个省级贫困村干不好,给工会干部“丢份”。

如何走近村民?成为宋延兵来到杨哥庄村后第一个想解开的疙瘩。到岗第一个月,走访100多户村民;村里修路,他一蹲就是35天,中间只回过一趟家;为给村里争取基础项目,挨个找相关职能部门软磨硬泡……不到半年,用“笨办法”宋延兵从“啥也不懂”的“市里干部”,变成当地村干部眼中“有些情况比我们都清楚”的“宋书记”。

在村民休闲广场,谈及“宋书记”,围拢上来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以前,下雨天村里的老人和小孩都不敢出门,路太滑了。多少年了,没办成的事情,宋书记来了就给干成了。”村民鲁德玉打趣说,走在村里不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不仅路都给村里修好了,饮水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村民鲁典洋在一旁喜滋滋地补充道,以前打水喝就早晚两次,现在一眼92米深的井配上两台净水器,喝水24小时不断。“这些事都做到俺们心坎儿上了。”

这位“第一书记”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杨哥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鲁敬业心里也有一本账:在青岛市总工会支持下筹集资金172万元,为全村345条背街小巷的道路实现硬化;争取水利专项维修资金33万元整治村后2000米河道;为全村19户2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家庭争取到每户1000元的生产帮扶资金……

“村里不靠山、不靠海,引路人很关键。”分管杨哥庄村的田横镇副镇长黄显胜告诉记者,杨哥庄村全村759户、2103人,2014年人均年收入1.3万元左右,全村耕地面积1935亩,人均0.8亩。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有95亩集体机动土地的租赁费2万元。

宋延兵来的头一年村集体欠债20余万元。如今,债务不仅还清了,每年还有不少收益。

你给百姓干实事,百姓自然拥护你。“记得2015年10月,村街巷道路硬化工作刚启动,村民有支持的、有质疑的,更多的是在观望。但是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越来越多村民自觉加入到义务劳动中。”回忆起那时的情景,黄显胜颇为感慨,“这一件事就把村里干事的精气神带了起来。”

“天天扎在村里,家人理解吗?”记者问他。

“我刚过来那会儿,孩子整天说不习惯。那年除夕是在村里过的,他很‘严肃’地和我交涉过。2016年挂职期快到时,他高兴了好一阵,可听说我主动请缨要求再留一年时,好几天不理我……”

“之前我在市总工会事业保障部工作,负责联系困难职工,算是和现在的工作有相关性,但真正到基层后,才感触到在基层开展工作与机关朝九晚五的常规性工作有太大的差别。”他掰着手指给记者举例,各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你得熟悉、学习。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不下去怎么办?净化水设施安装在哪里最合适?邻里之间有矛盾了你如何出面协调……

带着村民脱贫致富,不能光输血还得会造血。这是驻村一年半,宋延兵慢慢悟出来的心得。为该村有发展潜力的困难群众提供政策指导、协调无息贷款;为贫困户设计集体脱贫项目——栽植4亩多地绿化苗木,待苗木长成后分批用于镇域内绿化工程使用,使贫困户获得长期收入;引进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聊起这些,他很兴奋。

说着说着,青岛市徐州商会慰问35户困难户的3万余元物资慰问品到了。“走,一起看看去。”领上几位村干部,宋延兵大步流星地走出去。(记者 杨明清 黄康)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