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创新提升职工素质 着力锤炼电网工匠

——国网湖北电力把握企业发展与职工成才交汇点

2017年04月12日10:34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220千伏支线单片绝缘子更换项目竞赛

智能电管家服务项目竞赛

110千伏电流互感器试验项目竞赛

电网监控运维联合反事故演习竞赛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过不懈探索和持续改进,形成具有湖北电网特色的培训、练兵、创新、提升一体化的职工队伍素质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成才互惠共赢。在民主决策中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彰显人本关怀,在资源分配中充分考虑职工培养,推动公司发展愿景与职工职业生涯相结合,努力求取公司发展与职工成才的最大公约数。近两年来,公司累计组织培训4911班次124.79万人天,年培训率95.45%。

2009年以来,公司坚持举办职工技能运动会,以“全员参与、常态开展”为特点,以“常规赛+总决赛”形式,建立“班组、县公司、市公司、省公司”4个竞技层级,八年磨一剑,构建全员岗位练兵和技能提升的长效机制。8年来,超过32万人次员工参加到各层级的技能运动会中,竞技项目从最初的8项拓展到了180项。

按照“全员全面、实际实用、共建共享、创效创优、成长成才”总要求,公司以“六有”为标准(有创新带头人、有创新团队、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场所、有攻关项目、有创新成果),建成创新工作室113家,涵盖14家地市公司、辐射近70%的职工,其中有8家创新工作室受省部级以上命名,2家工作室被全总、能化工会授予示范点称号,8家创新工作室受省部级以上命名。公司以劳模创新引领全员创新、实用创新、持续创新,紧贴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开展团队攻关,充分发挥了创新工作室的攻坚克难作用。

加强组织保障机制。公司注重加强“三个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在“人才强企”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将职工队伍素质提升纳入“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按照“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搭台、部门唱戏、职工参与”的原则,明确专业部门的主体责任和工会组织的协调责任。制定《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三年规划》,在每年综合计划和财务预算中专项列支职工素质提升工作经费。以企业人才需求、职工价值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每年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开展职业发展分析和成长指导,确保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与专业日常管理深度融合、协同推进。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职工素质提升纳入部门和单位年度文明考核范畴,纳入工会工作对标,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视程度和协作合力。完善素质提升牵引和激励措施,将人才称号、发明专利、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等情况折算成积分纳入职工薪档动态调整管理,让薪酬分配尽量向技艺精湛、善于创新的职工倾斜。强化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在工匠、劳模推选和评优评先中充分考虑职工技术技能和创新创造等因素,广泛宣传技术工人、工匠劳模的先进事迹、优秀成果,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艺、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载体,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创新创效主题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完善评估改进机制。将职工岗位胜任力、班组实战能力、企业管理绩效作为基本考量,以PDCA(计划、执行、检查、纠正)管理模型方式,动态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作评估分析。强化评估诊断的结果运用,及时将练兵、竞赛、创新等环节暴露的职工素质提升问题反馈到培训主管部门,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下阶段职工培训计划作参考依据。在每年的技能运动会后,相关部门广泛收集基层班组和一线职工的意见建议,集中开展总结评估工作,针对问题和不足,改进提升培训、练兵的形式与内容,使下年度的技能提升安排和项目设置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更加体现职工弥补自身短板、促进自我发展的意愿。

公司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积极适应企业管理机制创新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对队伍技能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以“四性”“三库”“四随机”为重点,持续完善职工技能运动会组织管理。一是全员性。推动技能比武由传统少数职工参与的“精英赛”向“全员赛”扩展,建立“班组、县公司、市公司、省公司”四级竞技层级,人人练、岗岗比、层层赛,破除传统技能比武“精英竞技”局限性,整体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变一年一次性的技术比武为贯穿全年的练兵竞赛,并通过省公司组织的年度决赛来检验全年练兵成果,逐步实现练兵比武的常态化、持续化。二是全面性。推进技能比武由传统的“示范赛”向“普遍赛”延伸,紧密结合企业人才规划和公司发展人才需求,将重点业务、关键岗位、紧缺专业作为主要竞技内容,将比赛项目逐步拓展到公司核心业务涉及的各个专业,涵盖了运检、营销、调度、农电、综合管理、公文写作等各领域。技能运动会促进了“强岗、强业务、强班组”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公司系统15个班组荣膺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三是随机性。为保证技能运动会的公正权威,真实反映队伍整体实力,公司依据ERP人资管控系统建立并完善“选手库、项目库、裁判员库”,采取“随机确定竞赛项目、随机选择裁判人员、随机抽取班组参赛、随机抽取参赛选手”的方式举办总决赛,切实将技能提升的压力和动力层层有效传递到每个班组、每名职工。2016年公司第八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总决赛的10个项目是从23个初赛项目中随机产生的,参赛选手共461名,来自14个地市公司3个支撑机构和55个县公司的225个班组。四是实效性。推动技能比武由传统“表演赛”向“实战赛”转型。各专业部门结合本专业职工队伍实际情况,提出职工技能提升需求,参与编写技能运动会年度竞赛方案,以岗位练兵、实岗实操为重点,突出“干什么比什么,缺什么练什么,练什么精什么”的实际效果。在历次技能运动会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反映职工创新成效的先进工器具和标准操作工艺、方法,技能运动会已成为职工创新成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使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实用创新为抓手,促使“经营创效、业绩创优”。教育引导职工把创新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树立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提倡创新不分大小,关键是管用实用。公司以竞赛涌现和创新成果应用等作为综合考量,规范命名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促进职工自主创新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引擎。

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师带徒“传帮带”等活动,引领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贡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更多的技术专家、技能能手,让工作室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和团队的方向标。

发挥技术辐射效应。创新工作室围绕特高压、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等重点方向,以多出快出领先成果、抢占国内外行业技术制高点为目标,深化高端技术联合攻关。目前湖北电力的1000千伏特高压等电位带电作业和±1100千伏特高压现场试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工作室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优质服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切实发挥在增强安全保障、减轻劳动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优质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定期汇编发布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手册,组织开展科技推广应用成果展示,促进创新成果的资源共享和推广应用。目前,公司创新工作室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78项,获得国家专利1486项。

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加强创新工作室团队建设,积极选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劳模、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吸收技术强、业务精和有创新热情的职工广泛参与,鼓励创新工作室聘请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切实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锻炼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基地。目前,公司创新工作室汇聚全国劳模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省部级劳模47人;拥有国家级专家2人、省部级专家26人、国家电网公司级专家59人。

目前,公司人才当量密度为0.9894,较8年前提高了0.1810;高技能人才达到34554人,较8年前增加了17.27%;中级职称及以上占管理和技术人员比例为51.57%,较8年前提高了32个百分点。通过素质提升工程脱颖而出的娄先义、汤正汉等“创新先锋”、闫旭东、杜军等“能工巧匠”,成为辐射一片、带动一片、引领一片的模范典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逐渐成为广大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为企业发展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围绕提升企业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公司广泛开展调控、基建、营销、运营监测、优质服务等专业劳动竞赛,让职工的技能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在劳动竞赛的实战中得到检验和提高,促进开展劳动竞赛与经营提质增效的良性互动。公司在坚持开展特高压、跨区电网等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基础上,紧盯“安全、质量、进度、效果”四个维度目标,与湖北省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劳动竞赛,为湖北配电网2015~2016年两年完成创纪录的397亿元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消除了存量“低电压”问题。推动将劳动竞赛成绩纳入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的评先表彰范畴,在与湖北省总工会联合开展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劳动竞赛中,有3家单位、3名职工、6个集体分别被授予2016年度“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工人先锋号”。

国网武汉供电:凝聚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能量

着眼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供电服务的现实需求,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广泛开展全员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涌现出了125名各级专家人才,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88.9%,人才当量密度从9年前的0.4268上升到现在的1.0785,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建成以生产技能为主的综合培训基地,以安全应急和管理为主的管理培训基地,以各专业为主的基层实训场所,先后建成先进的电缆实训室、户外智能化配电实训场、装表接电和电能信息采集实训室、典型客户配电实训室,满足在职职工每年培训时间不得低于56学时,全员培训率达到96%。

围绕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经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工作,超过4.5万人次参加各类竞技比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

绘制成才“路径”。每年为新入职职工量身定制《15年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工成长成才导航图》,按照“一年入门、二年入行、三年成熟、四年成材、五年拔尖”的目标,引导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每名职工建立《成长成才动态培养档案》,定期对职工学历、职称、技能等级等人才当量密度关联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选派优秀青年职工到缺员单位、核心业务开展为期3年的实岗锻炼,既改善了结构性缺员,又多岗位锻炼了职工。加快人才激励政策,出台《一线职工成长成才奖励办法》,开展关键岗位交流、上挂下派、总经理(主任)助理挂职锻炼等工作,加大绩效考核结果在专家人才、岗位竞聘等方面的应用力度。

3年间,武汉公司建成了11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了160项专利授权,15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出台了《公司“十三五”创新发展纲要》,明确了114项创新课题。重点围绕大用户交易、电价机制形成、售电侧放开等改革重点,加强前瞻性政策研究分析,创造深化改革良好条件。聚焦现阶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管理中横向协同、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电网建设和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创新释放“三集五大”体系管理势能,消除公司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补强技术应用的工作短板,提升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

建成一套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关键性、先进性、群众性的“三个原则”,明确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两个重点”,设定集体创新、个人创新、合作创新的“三个主体”,划分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等“九大领域”。由各职能部门在提出本专业创新课题,报送公司创新领导小组进行筛选、分类和审核,督导做好立项审查、过程督导、评价评估、总结验收、表彰奖励的全过程管控。

运用一批创新实践成果。去年,公司在全省率先完善四级对标体系,32篇典型经验入围入选省公司典型经验库,两个创新项目分别获得湖北省、省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得授权专利50项。其中,被省总工会授予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输电运检室星光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创新项目申报28项,发布12个项目成果,荣获两项国家专利,使该单位在“职工总数不变、工作量每年增长30%”的情况下,输电线路的设备跳闸率、外破故障率分别下降了40%和60%。该室成功研制的《跨江铁塔航灯自控装置》,有效解决了跨江铁塔长期人工值守人员费用高、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实现了跨江输电线路零跳闸。

国网湖北技培中心:“三四一”工程提升职工素质

国网湖北技培中心通过实施“三四一”工程,助力湖北电力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三”是指“三库”,即竞赛项目库、选手库和裁判员库;“四”是指“四个随机”,即竞赛项目、参赛选手、班组、裁判员随机抽取;“一”是指“一个平台”,即技能运动会竞技平台。

结合生产实际,建立项目库。竞赛项目主要依据生产实际需要、岗位技能素质要求、新技术新业务的运用等三大要素设置。在广泛征求专业部室、生产单位、基层班组意见后,组织专家修编原有竞赛项目,补充新的项目。项目设置既要考虑岗位基本技能要求,又要考虑岗位高技能素质需要,充分展示技能运动会开展的普遍性和针对性,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效果。经过8年的不断积累和完善,技能运动会竞赛项目库从最初的8项拓展到了现在的180余项,项目涵盖电力规划、建设、运行、检修、通信、营销等专业岗位,延伸到物资、综合管理等岗位,实现了技能竞赛专业的“全覆盖”。

根据岗位信息,建立选手库。借助公司人资管控系统,从专业类别、班组名称、岗位分类、在岗年限等要素梳理各竞赛项目所对应的岗位人员信息,做到竞赛项目、参赛班组、参赛选手的准确匹配,确保选手库参赛选手信息的准确性。2016年,围绕年初公布岗位练兵重点项目,建立了近3万人的选手信息库和班组信息库,为各单位岗位练兵和省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决赛提供重要依据。

依托技能专家,建立裁判员库。裁判既要掌握精湛的业务技能,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主要来自于各基层单位的技能专家和高技能人才,采用“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公司审核、集中培训、综合考核”的流程,合格后进入裁判员库。目前,裁判员库已有裁判1800余人,覆盖项目库所有项目。

“四个随机”破除了传统技能竞赛“精英竞技”的局限性,从制度上保证了技能运动会的公开、公平、公正,真实反映出各单位职工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真正将技能素质提升的压力层层传递给各个单位、各个班组、各个职工。

随机抽选竞赛项目。每年年初,根据岗位练兵的要求,省公司确定各专业的竞赛项目数量。通过设置“竞赛专业、参赛对象、规则要点、竞赛形式”等关键要素,省公司从“项目库”中随机抽取20个竞赛项目,各基层单位全面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决赛前1个月,再从公布的竞赛项目中随机抽取10个项目作为当年的决赛项目。

随机抽选参赛班组和选手。根据选手库中的班组和岗位人员信息,按照决赛项目方案要求,从“选手库”中随机抽取参赛班组和选手。针对运检、营销等从业人员较多的专业,首先抽取参赛班组,然后再从被抽中的班组中随机抽选参赛选手;针对通信运维、应急救援等从业人员较少的专业,直接抽取参赛选手。

随机抽选执裁裁判。每个竞赛项目裁判由“技培中心教师、中立机构专家和地市公司专家”三方组成。确定决赛项目后,核定裁判总人数,根据竞赛项目随机抽选地市公司裁判。决赛中,项目全体裁判按照“三方共同执裁、主动回避本单位”的原则,在项目裁判长组织下,随机抽选执裁场次和工位,确保了竞赛的公平性。

“四个随机”抽取工作,在监察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开展,进行全程摄像,结果当天公布,竞赛组织、选手参赛、裁判执裁等工作公开透明。

历经8年的磨练和创新,技能运动会竞技平台已成为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的“大平台”、职业生涯发展的“加油站”和个人成长成才的“孵化器”。

胡洪炜:在通道中成长 在平台上提升

2000年,胡洪炜从部队复员,进入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成为一名输电线路工。

当时,湖北电网正面临着特高压、智能电网迅猛发展的严峻挑战,生产一线青黄不接,刚性缺员情况十分严重。看着老师傅们在高空线路上忙碌地进行检修作业,中午饭都只能在线上啃个馒头,几乎帮不上忙的胡洪炜,心里非常着急。班长发现后,笑着对胡洪炜说:“别急,慢慢来,单位会为你们这些新兵考虑的!”随着省公司提升职工素质战略的实施,在岗位培训上胡洪炜经历了“三步走”。首先是名师带,单位为每个新员工量身定制了“师带徒”帮扶计划,胡洪炜有幸成为中国500千伏带电作业第一人闫旭东师傅的徒弟。闫师傅对胡洪炜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胡洪炜很快上手,不到半年就能跟着师傅上塔检修。其次是岗位学,光有操作技能还不够,单位为新职工开办了“青工夜校”,专门开展专业理论学习辅导。那时,无论出差与否,胡洪炜手中常备一本《输电线路基础》,有空就翻,睡觉前再把学习内容过遍“电影”,整本书被记得滚瓜烂熟。最后是现场教,生产任务重,单位就把“流动课堂”开设在现场,工余时间请老师傅们演示和讲解难点要点。随着培训方式“三管齐下”, 胡洪炜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了全方位提升。

2005年,胡洪炜第一次参加检修公司技能比武,既激动又紧张。训练中发现,因为身材高,下软梯必须蜷着身子以保证安全距离,所以速度老是快不起来。为此,胡洪炜每天用软梯在单位训练塔上反复上下50多次,手上磨出了血泡,长出了老茧,终于成为单位速度最快的选手。在省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的大舞台上,面对兄弟单位选手的竞争,胡洪炜心中有些忐忑,师傅闫旭东和汤正汉找到他,指出技术动作细节中存在的问题,亲自示范要领,不放过每个可以提升的环节。功夫不负苦心人,2008年,在省公司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上,胡洪炜和队友夺得团体一等奖,紧接着又获得华中电网竞赛团体二等奖、国家电网公司团体三等奖。在2012年的省公司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上,胡洪炜获得个人第一名。

2009年6月,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胡洪炜成为进入±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世界第一人,顺利完成等电位导线修补、等电位间隔棒更换等多项作业。

本版策划:余涛 统筹:邹明强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产业工会报道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