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时代先锋:工匠四十年 敬业一片心

2017年04月27日14:05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吴国林在工作现场。记者 邹倜然 摄

他通过机器的震荡和声音可以诊断出故障,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是“快装台位法”的创造者——他就是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吴国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吴国林装配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师。

工匠四十年,敬业一片心。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吴国林时刻以劳模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企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解决了生产上的一个个关键难题。

专治疑难杂症的“老神医”

汽轮机的零件有上万个,有时出现问题,很难被发现。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吴国林,在大家眼中,吴国林就像是专治疑难杂症的“老神医”,难题到了他手上都能药到病除。

在加工制造业,人们通常用“丝”来计量加工精度范围,而工业汽轮机的精度要求却比“丝”更高,达到μ,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百分之一左右。当汽轮机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环境中连续运转时,进去一根小铁丝就可能造成机械故障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1981年6月,22岁的吴国林受厂里委派到黑龙江拜泉县某糖厂修理机组。他到那里一看,发现机组由于运输和气候等原因,造成机内推力面跳动9丝。如果将转子拉回杭州修理,且不说路费,糖厂迟投产一天便损失几万元。仔细考虑后,吴国林提出一个方案:用铲刀、砂皮来修复。

这大胆的设想吓住了在场的人,他们担心会越修越坏。但吴国林凭着娴熟的技艺,把这9丝的跳动修复到技术要求之内,只有头发丝的1/4。

“大脑袋”有大智慧

“吴国林是个‘大脑袋’,那里面装的可全是技术点子!”工友们说。

2010年,针对引进技术燃机转子套装后,发生轮盘跳动量大、转子在高速转动时有严重弯曲的问题,吴国林带领攻关小组从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确定了人员操作不熟练、操作流程有待完善、起吊设备、环境温度、校正方法等因素是影响转子质量的重要原因,提出燃机转子产生的弯曲原理和纠正方案,使转子轴心变化集中,轮盘外圆跳动合格,从而全面提高燃机转子红套装配质量,项目获得当年全国QC一等奖。

2013年,吴国林详细研究了轴承与轴承座的连接方式及轴承间隙构成,确定了加工及安装上的影响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彻底解决了汽轮机半倍频振动这一关键难题。

他解决的技术难题还有很多:压缩机产品试车振动问题,国家重点C字头产品试车时信号轴断裂问题,国家重点C字头产品试车时轴承异响问题……

说到创新,就不能不提到让吴国林最骄傲的作品——“吴式快装台位法”,这被评为杭州市绝技绝活。在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每一台汽轮机出厂前都要经过试测,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过去试测时,每台机器要在生产线上占据一个多月。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订单大幅度增加,这样的试测效率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通过吴国林的“吴式快装台位法”革新,每个台位一个月可以上四五台机器进行试车。

吴国林的脑袋里还有管理创新的点子。譬如车间2009年以来推行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出自他的“金点子”。

独门绝技倾囊相授

“一点红不算红,一片红才叫红。”吴国林坚信,只有让每一个技工都掌握精湛的手工技艺,企业才能良性发展。随着技术难题一一被攻克,吴国林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上。

“只要大家肯学,我绝对倾囊相授。”每年,吴国林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车间的后续人才。很多时候他都是亲身上阵,对重点机组进行实际操作和现场讲解,再以作业指导书的方式进行固化,让徒弟们掌握每一步装配要领。得益于吴国林的“传帮带”,杭汽轮涌现出一批批技术人才。

虽然是大师,却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在杭汽轮工会主席卢建华眼中,吴国林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你看怎么做?”吴国林经常这样问车间里的年轻工人。从事装配工作41年,吴国林始终保持着学习者的姿态,一如他时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我希望在退休前,能把汽轮机厂教给我的,全都还给厂里。”吴国林说。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