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30多年来,胡从柱为建筑“接梁架骨”,吊起40余万吨钢构件 ——

身边的大国工匠·最美职工:“老黄牛”的吊装人生

2017年05月09日10:06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胡从柱在施工现场进行日常例检。

初夏的广东碧空如洗,远远望去,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旅检大楼显得高大而雄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综合工长胡从柱,爬上25米高的钢架结构进行例行检查,此刻的他显得渺小而平凡。

30多年来,胡从柱如同一头“老黄牛”,在建筑行业默默耕耘。他走南闯北参与打造了30多项精品工程,为建筑“接梁架骨”,吊起40余万吨钢构件筑成千层楼。

扎实练功参与重大工程

走进胡从柱的办公室,一张并不宽敞的书桌摆满了书籍和项目文件。书堆中,有一个本子被翻了又翻,边缘处已微微上翘。本子里画满了各种吊装的示意图和吊装案例。“我就是喜欢胡思乱想,平时喜欢写写画画。”胡从柱腼腆地笑了笑。

临摹现场、勾勒图例、经验总结、方法创新……一张张密密麻麻的纸稿穿越时空,把胡从柱32年的吊装生涯逐渐呈现出来。

1985年,年仅17岁的胡从柱背上行囊来到深圳。那时,他还是一名学徒工,参与建设中国第一幢钢结构摩天大楼——深圳发展中心。

钢结构安装中有一项“龙头工序”——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成吨的钢材,吊装工要将其稳当地吊至高空,再精准地将构件组装,属于特种作业。

当时,钢结构建筑在国内刚刚起步,吊装工奇缺,胡从柱站在巍峨的大楼前,惊叹于吊装技艺的高深,同时一股复杂的情绪也涌上心头:我能行吗?

“成为一名吊装工”的想法在胡从柱心里悄然种下。结束一天的工作,工友开始休息时,胡从柱拿出专业类书籍仔细研读,放下书时往往已是半夜时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遇到复杂的工作胡从柱就抢着做,一遍遍地请教师傅。许多个夜晚,他都在吊车上度过。

为了提高操作技能,胡从柱还和工友进行技术“比武”。“在地上画一个直径3米的圆圈,谁指挥的构件摆动幅度超过这个圈,就算输。”胡从柱说,按经验,一般构件的摆动幅度直径在4~5米的范围。

有标杆,有方法,有劲头。1995年,胡从柱作为吊装班组长参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在当时,无论是安装体量还是难度,地王大厦都是全国之最。胡从柱带领他的班组,仅用1年零12天便完成了24500吨主楼钢结构的施工任务,仅是美国AISC规范允许误差的1/3,还创造了两天半施工一层的惊人速度。

“有难度,找从柱”

将每一件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胡从柱的工作信条。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是我做过的最难的项目。”胡从柱说。7万余件钢结构构件,14万平方米屋盖面积,频繁的台风暴雨天气更是加剧了施工难度。种种困难让很多施工者摇头畏难,公司找到胡从柱委以重任。2015年夏天,胡从柱背上行囊,再一次出发。

两年来,胡从柱每天驻扎在现场,事无巨细都要一一检查。今年春节回来,原来施工的地方被新建的桥梁横通阻隔,无法按原来的方案进行。胡从柱没有推卸责任,自己想好了解决方案,再找大伙商讨。

“跟他搭档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屋面项目执行经理曾伟能说,胡从柱不畏难,面对新的问题会找出新办法,再结合经验逐步完善。

艰难险阻,玉汝于成。胡从柱带领班组,攻克了施工栈桥限重70吨的难题,实现了提前45天插入拼装工作,完成了国内旅检大楼最大规模的网架提升。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竣工在望,胡从柱收到公司调令,即将奔赴柳州,迎接他的将是又一“大跨度”项目。“有难度,找从柱”这句话,对同事来说是信任,对胡从柱来说则是压力和责任。“有困难,扛过去就好。”胡从柱说完笑了笑。

从首次应用14米钢板的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到所有钢柱都有倾角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从频繁受到台风阻挠的厦门建发国际大厦,到构件无法进场的海控国际广场……一旦被委以重任,胡从柱就负责到底,踏踏实实地做事。

大家都想拜他为师

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B区的施工负责人黄胜与胡从柱一起工作快两年了,胡从柱的谦虚亲和常常让他打心底敬佩。黄胜说,遇到一些特殊位置不好施工,胡从柱会过来指导;没做好的地方,胡从柱会耐心地讲解。“他很有经验,却一点架子都没有。这里的每个人都想跟着胡师傅干,拜他为师。”黄胜说。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徒弟陈本东追随了胡从柱23年,胡从柱的待人方式影响了他一生。2008年,极端的冰冻灾害让原本就工期紧张的武汉火车站项目“雪上加霜”。白天人多,胡从柱决定将吊装作业安排在晚上。“从晚上7时一直工作到凌晨三四时,师傅就是在那时患上风湿的。”如今已成长为项目经理的陈本东回忆说。

虽落下了病根,但胡从柱却认为,武汉火车站是自己从业以来最自豪的一个项目。“修好了,大家每年回家就方便了。”

风雨沧桑三十载,胡从柱参建的工程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他自己于2015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这些荣誉,胡从柱说,自己只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记者 叶小钟 通讯员 何倚华 胡翰潮)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