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关注农民工

新生代女农民工城市生活融入感亟待提高

甘皙

2017年05月11日10:4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日前,《中国妇女报》刊发《新生代女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及提升对策》一文,根据报道,北京团市委开展了一项“北京市非京籍务工人员发展状况”调研,该市17个区(县)抽取的56个街道,共产生有效样本7268份,其中男性农民工样本3580份,女性农民工样本3593份。结果显示,新生代女农民工城市生活融入度不高,应提升其城市适应性。

随着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男性在流动人口中占主体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女性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以后出生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女农民工主要从事餐饮服务员、批发零售销售员、生活服务业家政工等简单、重复性强的非技术性工作。不仅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收入较低,而且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和必要的假期休息,从而容易造成地位低下、“服侍人”的自我感觉,让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感受不深。

调研结果表明,在经济层面,新生代女农民工较低的收入使其消费停留在满足衣食住行的水平上,每月的结余极为有限;在社会层面上,新生代女农民工社会交往依然局限于同质群体和初级社会关系,社区活动参与性低于男性,对社团组织活动、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也很有限,休闲的方式主要是与同乡、同事等同是外来打工者的人交往,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有限性;心理层面上,其自我身份认同都呈现出边缘化倾向,对城市存在一种不认同的疏离感;从居留意愿上看,只有不到三成的女农民工明确表示要留在北京,一成多的新生代女农民工表示要离开北京,其余人则持模糊不确定的态度。因此文章认为,新生代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存在疏离感,社会融入度不高。

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已经选择离开农村走进城市,但因工作收入低、社会活动参与少而存在距离感,表明她们的心并未真正“走近”城市。

为了促进这一群体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要加强对新生代女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这一群体年纪轻、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可以结合其兴趣和工作现状开展家政服务、月嫂技能、销售技巧等对口培训,使其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在工资收入上有所提升,在职业发展上更长远。

同时,应注意到职场女性的特点,健全新生代女农民工劳动保障体系。比如,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为其购买生育保险。因女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可对其生理条件予以关注,如在其身体不适时尽量人性化对待,准许其请“月经假”等。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女农民工还应增强法律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此外,新生代女农民工正处于婚恋阶段,可在其婚姻择偶方面提供帮助:如组织联谊会、去城市景点旅游等;既增加了新生代女农民工的交友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加了接触城市生活的机会。而对已经生育孩子的女农民工准予探亲假等福利,使其能兼顾工作与家庭,从而使他们的心离城市更近。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