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综合报道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网络媒体采访团重庆行纪实

2017年11月21日08:3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11月13日至17日,由全国总工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的“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重庆市。

来自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网站的30余位记者、编辑,深入重庆航天、造船、汽车、文物保护、雕刻、美发、餐饮等行业,采访报道了19位优秀工匠,讲述工匠故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

长年的文物修复工作,让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落下了“病”——见到石质文物就不由自主地关注它有什么病害,迫不及待地想去“治疗”它。“也许是出于对文物的爱吧!”陈卉丽如是说。

带领团队修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历时8年,陈卉丽几乎每天都在脚手架上,面对着冰冷的石壁,嗅着刺鼻的材料味,热了不能吹空调,冷了也不能烤火炉,夏天有蚊虫叮咬,冬天生冻疮……但这一切从未让陈卉丽退缩。

“文物不是冷冰冰的石头,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要做的就是延续它们的生命。”陈卉丽说。

而在重庆厨界餐饮管理公司技术总厨刘波平看来,“做菜时是非常幸福、享受的。厨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事业。”刘波平告诉记者,“匠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份执着的爱,没有近乎疯狂的热爱,很难锤炼出专注。”从业34年,他完成了186个重庆菜品的创新。

工匠精神在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2015年,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比赛中,22岁的重庆姑娘聂凤获得金牌,实现了我国金牌零的突破,问鼎全世界22岁以下青年人展示职业技能水平的最高舞台。

在兴趣的驱使下,2011年,聂凤考入重庆五一技校,走上了美发的职业道路。如今的聂凤没有剪不出来的发型,只要给她一张图片,她便可以剪出一模一样的发型。

“美发需要天赋,更需要熟能生巧。”聂凤的老师何先泽告诉记者,聂凤每天都要剪2~3个头模,4年下来,光是头模就剪了几千个。“我要求自己任何一个动作都不能失误,都要做到极致。”聂凤说。

在电子产品行业,多数锡焊工焊接一个细小的零部件需要10秒以上,且不良品率高达10%至20%。来自重庆百立丰科技公司的吴福全,能在6秒之内完成焊接,并把不良品率控制在1‰以内。而目前最好的焊接机器人,也只能把不良品率控制在5%以内。因此他成为同事公认的“锡焊第一人”。

虽然他现在不在一线工作了,但回忆起当时苦练技艺的日子,他仍旧觉得充满乐趣:“锡焊这门手艺,其实并不难学。除了领悟能力,更重要的在于用心和锲而不舍。”

工匠精神在于争创一流、勇于创新

血液透析机是一种高端医疗设备,多年来被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垄断。国产血液透析机研发起步晚,核心部件传感器精度不高,导致市场占有率很低。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的童锦暗下决心,一定要攻下这个“阵地”,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两年时间里,童锦每天往返于实验室和医院之间,采集大量临床液体,进行大量样本试验。经过上万次实验,童锦收集了精准的传感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对软件算法进行了反复优化。经过临床验证,童锦研发的新传感器没有发生一起“误报”现象,不久后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该项技术的国内空白。

目前,童锦已获得血液净化用超滤流量监控系统、血液净化用电磁阀泄漏检测装置等30项国内发明专利。2011年,其参与研发的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传承工匠精神,让“传帮带”走向制度化

“技术有研究、有创新,更要有传承!”这些优秀工匠致力于让徒弟们掌握“绝活儿”,并不断超越自己。

十九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的发动机维修工张永忠被同事们称为“总维修顾问”,他带领工作室团队,总结发动机调试经验,开设发动机常见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等7门专业课程,培养人才。现在,公司发动机调修一线技术骨干中,80%的人接受过张永忠的指导。

大件毛坯锻压误差标准要求为10毫米之内,而西南铝业公司水压机锻压工刘永刚能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我特别希望每一位徒弟都能超过我!”他经常叮嘱徒弟们,“技艺上的追求不仅仅是把它当作生存的工具,更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

“传统的维修电工培训模式重理论、轻操作,培训效果有限。”为此,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的维修电工刘源探索出维修电工“2+1”培养模式,让“传帮带”走向了制度化。

据了解,“2+1”培训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学员每季度在刘源指导下进行理论、实作脱产学习1个月;剩下的两个月,在机电设备工程师指导下回车间工作实践。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要带动身边的职工认真钻研技术,通过辛勤劳动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张永忠对记者说。(记者 窦菲涛)

(责编:实习生、闫妍)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