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综合报道

没有技术哪能当工人【3】

2015年03月17日13:38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进入新世纪,云南省总把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从一般性维护转移到通过提高职工技术等级,为之创造再就业和获得高薪的机会。“云南省各级工会目前正在力推的‘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和云岭职工人才工程’。”省总工会副主席潘红伟说:“工人没有技术连饭碗都保不住,其他权益从何谈起。”

据他介绍,从2002年开始,云南省总联合省劳动保障厅等几家单位,开始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到2007年,大约5年时间里,通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就有50名高级技师脱颖而出,其中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年仅24岁。耿家盛乃其中一员。

在“全国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得车工第14名的好成绩后的2004年5月,耿家盛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同年12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5年获得省劳模和全国劳模称号。

2006年7月4日,耿家盛成为云南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得主,获得奖金30万元,“表彰会一完,人家就给我一个存折。”

耿家盛是这次10名获奖者中唯一的技术工人。

遥远的目光:“3D打印技术对我的震撼”

车床设备的日益进步,也就是高度智能化,令耿家盛很是忧虑,他担心有朝一日车工这个行当会像照相摄影行当一样,随着照相机的高度智能化和普及化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从收入指标,耿家盛也可以敏感地感到技术工人在当下不吃香了。

“我们厂周围,每天一早都有拿着锄头的农民工等着干零活,一天低于150元他就不干,高的一天要挣200元,我是高级技师,但一个月到手的收入不到3000元,还没有一个农民工高。”耿家盛很忧虑,“前年我们分公司分来大中专学生17个,到现在只剩5个了,有的青工家长到车间一看,对孩子说,‘走,别干了。’技术工人不吃香了。”

耿家盛更加精深绵密的思考还在于,他认为——以他的车工行当为例——随着车床技术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车工本身的技术会被车床的自动化技术给替代了,3D打印技术的惊世骇俗尤其令他震撼,“这玩意儿太可怕了,我感觉我这行当可能会被淘汰。”

为此,他和弟弟耿家华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责编:闫妍、权娟)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