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多方评论

解码“工匠精神”:也许还要有点“偏执”【3】

2016年04月26日15:59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解码“工匠精神”:也许还要有点“偏执”

4月12日,董状(中)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与同事检查组装中的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越智能,‘工匠精神’越重要”

5年前,董状第一次在现实里看到机器人:科幻电影中恣意游走的机器人在现实里却蹑手蹑脚,可以避让障碍,但移动并不精确,甚至还需借助人工帮助。

“我心里有一个超级英雄梦,想把伴随我长大的虚拟影像的机器人带到现实中。”2011年,28岁的董状辞去软件工程师工作,进入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服务机器人事业部。

“如果不能精确移动,机器人就只能称为机器。”董状认为,可以通过激光传感器为机器人装上“眼睛”,让机器人识别环境,在大脑中建立地图,进而精确移动。

当时,这类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入职伊始,董状就启动了国际顶尖技术——SLAM激光导航技术研发。过程中,机器人无法建立地图,运用合理算法也会“迷路”;一两个月的反复试验后,因为移动不够理想而推倒重来……那段时间,董状和团队约定,取消周六休息,每周二、四、六固定加班3小时。

此后3年,董状团队更换了100多种算法,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最终,机器人的感知度和“学习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高。2014年,技术壁垒成功突破。

随之而来的关卡是安装。“为了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传感器上不能出现划痕、指纹和静电,稍有瑕疵,就意味着传感器直接报废。”

董状说,研发靠智力,装配靠手艺,非常考验技巧和耐心。为确保传感器发挥效能,又不在行走时受壳身颠簸影响,“传感器与壳体要靠近而不贴合,经过数百次调整传感器位置和角度,几十次拆装调整机器人外壳,才将误差控制在一毫米以内。”

如今,董状团队已有上千名“机器人孩子”。在餐饮店、酒店大厅和银行网点,服务机器人在任意面积空间中建立地图,自由行走,每隔100毫秒与地图做一次“通话”,及时避碰障碍物,定位精度达到3至5厘米,远高于国际上这一领域普通的5至10厘米。

“理论上5厘米的误差已经很小了,但要服务机器人融入大众生活,还需要更加精确,我们将继续研发机器人的视觉、触觉、力觉等功能,赋予机器人更多人性。”董状说。

(责编:闫妍、秦华)
相关专题
· 热点专题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