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失陪族"困扰多:上班"一团火"下班"一盆冰"

2013年01月29日10:40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失陪族”常对家人这样说话。安心 摄

  “那天孩子冲我大喊‘爸爸只爱钱,不爱我’的时候,我第一次打了他,他不明白,我这么拼命工作其实是为了他为了这个家。”在网站做设计师的谢思宇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繁忙,还时常上夜班,结果他8岁的儿子抱怨父亲一直没有时间陪自己。

  在都市中,像谢思宇这样,因为职场竞争激烈,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时间陪伴家人的上班族,被称为“失陪族”。

  近期,一部名为《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的视频走红网络,让“失陪族”成为龙年年底的热词。“嗯嗯好好知道了”是“失陪族”和父母打电话时最常用3句话,“上班一团火下班一盆冰”被认为是“失陪族”写真。长时间对家人的淡漠,不但给家人带来了心灵的伤害,也使他们与家人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让自己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失陪族”,他们说,“能合理安排时间,家庭和事业兼顾很好的,往往是成功人士,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希望家人亲朋多看看他们的无奈、尴尬与彷徨。

  不在家的爱人

  对于都市上班族而言,除却每天的通勤时间1~2个小时,以及午休1个小时和正常工作时间8个小时,以及睡觉和洗漱时间8个多小时左右,一天中能与家人相伴的时间只有晚上的5个小时左右,或是因为忙于工作,或是因为回家后过于疲劳,无力陪伴家人,忽略家人的感受。

  来自零点调查的报告显示,有超过2/3的人平均每天陪伴伴侣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七成以上女性因为长期缺少陪伴而缺乏幸福感。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会有不到三次的家庭聚会;75%的年轻父亲因工作等原因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说话。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正成为都市上班族生活中的“奢侈品”。

  谢思宇爱人告诉记者,丈夫平时加班是常事,有的时候常常晚上九、十点才到家,回家不问妻子和孩子任何事情,只问饭热好了吗,或者是洗澡水是否放好。“他不知道儿子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他不知道儿子在学校开不开心,他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谢思宇的爱人黄女士抱怨着。

  而工作时间不规律的“上班族”,他们的家属则更被“失陪”所困扰。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康晨辉,就因为工作时间不规律,让家人倍感孤独。

  原来,康晨辉平时上夜班的时间比较多,而爱人则是正常的朝九晚五。经常是白天康晨辉在家睡觉,妻子上班,晚上回家,康晨辉上班,妻子一个人在家,后来他一上夜班,妻子和孩子都感觉到孤独。有时候两个人吵起来,最后的矛盾点都是康晨辉哪一个重要时候没有陪伴妻儿。

  渐渐的,孩子有什么事儿都只和妈妈说,有一次他开玩笑地逗孩子,问假若父母分开了,他选择跟谁,孩子不假思索地说“跟妈妈,因为爸爸只知道上班”。

  逝去的亲情

  在银行工作的秦川,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如今儿孙都已自立门户,奶奶只好一个人过日子。

  秦川告诉记者,他上大学的时候,每隔两周去看一次奶奶,和她讲学校的事情,她很高兴,每次都送他到车站。后来秦川刚参加工作,很忙,只能一个月看她一次,奶奶身体不太好了,只能送他到楼下。现在,秦川的工作更忙了,常常几个月也难陪她一次,更令他揪心的是,奶奶老了,记性不好了,每次都问他同样的问题,聊同样的事情,却当作新闻一样,因为奶奶已经记不住多少事情了,只是想找个人陪伴。秦川明知道陪伴奶奶的时候已经来日无多,但却腾不出更多时间陪奶奶,“现在每一次她也只能送我到门口,因为爬不动楼梯了,我走远了,还能回头看到阳台上瘦瘦的奶奶一直看着我,我真不知道哪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了……”

  而身为独生子女的北京孩子刘潇,工作后和父母住在一起,但一家三口交流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刘潇的父母都已经退休,每天在家无事,就是做好了满满一桌饭菜等着儿子,但儿子却很少回家。“我做市场营销工作的,晚上常常要陪客户吃饭,有时候吃晚饭客户还要求唱歌……”在体制内单位工作到退休的父母,并不能完全理解刘潇的工作性质,老两口抱怨儿子不爱回家。刘潇的妈妈抱怨,即便儿子回家了,也只是对着电脑干事情。

  对此,刘潇则一脸无奈,“我每天回家都很累,但他们总是围着我问左问右,和他们说我的工作,他们只会更操心,对工作也无济于事。我觉得,我现在每天回家,就是向他们‘汇报工作’,比在单位都累。”

  “我爱他们,但我没有时间陪他们。我曾建议爸爸妈妈多出去玩玩,晚年生活不能只是围着我转。”刘潇说。

  生活的无奈

  对于妻子的抱怨,康晨辉理解却有无奈,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变成妻儿眼中的失陪族,原因是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他为了安抚妻子和孩子,曾好不容易请假去海边,陪他们旅游散心。面对大海,他也曾想得很开,挣不挣钱无所谓,应该多陪陪家人。

  可是一回到北京,工作和生活压力再次袭来。康晨辉告诉记者,自己买房子借了不少亲戚的钱,要还给人家,儿子上幼儿园,学费不菲,每月要四五千元,“老婆时常唠叨,说去买菜,菜价又涨了……”

  康晨辉曾设想,等自己还完买房子的钱,就辞了现在的工作,换一份能够陪伴爱人和孩子的轻松工作。但是这个梦想很快被现实打破,他听人家说,养男孩的话,还得给孩子在结婚前存够一套房子。但每当康晨觉得自己存够十分之一的房款时,到楼下中介一看,房价又涨了,这些钱只够十五分之一的房价……

  “我后半辈子,或许只为儿子的婚房而活,但在他眼里,爸爸却是个不爱他、不陪他的工作机器。”康晨辉说,自己有的时候觉得很没意思,但第二天早上,还要爬起来挤地铁去上班,“为了老婆,为了儿子。”

  “孩子睡下后,我坐在床边也发呆了很久,我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候我父亲做交通运输方面的工作,经常一跑车就是很多天,我得了小红旗想给他看,等了很多天,他都不回来,回来了,也不看这些。我认为他很爱挣钱,所以不回来。等我长大了,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才明白,他一个人孤身在外跑车,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只是为了让我和妈妈有个衣食无忧的生活。”谢思宇告诉记者,他希望有朝一日,长大了的儿子能像今日的自己一样,明白父亲的无奈与苦衷。

  数说“失陪族”

  65%

  全国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独

  近日,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会有不到3次的家庭聚会,59.5%的人对父母的印象停留在以前;仅有不足28.5%的都市白领过生日时会跟父母一起庆祝;全国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独……

  74.4%

  高达74.4%的人平均每天陪伴伴侣的时间不足1小时

  由于工作原因,高达74.4%的人群平均每天陪伴伴侣的时间不足一小时,49.4%的人在过去一年曾错过了应该和爱人相伴的重要时刻,每天有超过5000个婚姻解体……伴侣之间如果没有了陪伴,既不幸福,也不“性福”。

  60%

  6成人不同程度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

  中国留守儿童达5800万现代白领们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05小时,近6成的人不同程度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68%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很多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孩子突然就长那么大了。

  83.1%

  83.1%受访者上班猛如虎,下班病如猫

  数据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上班侃侃而谈,应酬交际驾轻就熟;回到家疲惫不堪,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50%的人在忙碌过后面对伴侣表示不想说话,7成以上的女性因为长期缺少陪伴而缺乏幸福感。

(责编:闫妍、仝宗莉)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