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辽河”追梦人
2013年03月01日09:03 来源:中工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在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晓光告诉记者,千万吨稳产是辽河油田长期发展目标,而稳产的关键在资源,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发现优质油藏资源,实现资源增储。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本质是实现老油田的新一轮开发,靠的是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核心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
石油在找油人的头脑里
与井共舞
2013年新年的钟声,让“辽河人”听起来是那样悦耳、动听,因为这时的“辽河人”心情好极了:2012年,全年生产原油1013万吨,连续27年实现千万吨稳产;完成销售商品量1004.69万吨,27年来首次实现产量和商品量双超千万吨。
2012年的成绩还不止于此。储量资源的持续发现,为持续稳产创造了条件。2012年,潜山、西部凹陷岩性勘探、东部凹陷火成岩勘探均有斩获,特别是大民屯边台——曹台潜山和茨榆陀潜山,均初步显现出亿吨级规模前景。2012年,辽河油田公司探明、控制、预测储量分别完成股份公司下达计划的106%、130%和151%,使得千万吨稳产基础进一步巩固。
2012年,辽河油田公司科技工作坚持以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以形成25项重大核心配套技术为重点,全面部署实施了3项重大专项、20项重大项目,全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授权国家专利230项,科技创新对原油稳产起到强力支撑保障作用。
2012年,辽河油田公司持续推进产量、储量、业务、投资、成本、资产、市场、组织、队伍、分配10个方面的结构优化调整,使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一体化优势充分发挥。附加值比较高的稀油、高凝油产量达到428万吨,在千万吨产量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产量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在储量发现中,稀油、高凝油油藏的比重大幅度增长,储量结构得到改善。
围绕“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辽河油田公司全面启动管理提升活动,紧紧抓住战略管理、基础管理和社会管理“三个着力点”,使企业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在强化战略管理上,启动了千万吨级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确立了资源接替保障“四项工程”,为公司“双千”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项业务持续向好,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2年,是令“辽河人”非常骄傲、非常自豪的一年。
建设“百年辽河”,是“辽河人”的梦想。他们追寻着这个梦,努力着、奋斗着,一步步将梦想变成现实。
“百年辽河”的梦想
已经开采40多年的辽河油田已不再年轻,和其他油气田一样,曾经的“油老三”同样无法抗拒资源性企业资源逐年递减的“魔咒”。优质整装区块再难寻觅,储采失衡,相当一部分油井水多油少,部分油区地下、地上设施老化。2004年,辽河油田储采比例仅为5∶3,远远低于中国石油整体的14∶1;2003年原油产量降幅为1.3%,到了2004年增加到11.9%,而开采成本却逐年上升。
“产量逐年递减是必然趋势,不可逆转”、“日子一年不如一年”、“辽河油田的好日子过去了”……整个油田笼罩在悲观情绪之中。
当时,一些人质疑“辽河还能开发多久?”辽河油田一位年轻的主管领导谢文彦肯定地说:“辽河油田的生命和一个长寿老人的生命一样,我相信他有100年或更长的时间。”
也许,这就是“辽河百年梦”的由来。
2005年3月,谢文彦被任命为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总经理,当时他才40岁出头,成为辽河油田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掌舵人”之一。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亟需石油,辽河油田有职工及家属33万人,油田是他们生存之基。谢文彦掂出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但谢文彦胸有成竹。1984年,谢文彦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一腔热血从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毕业,来到辽河油田。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但谢文彦对石油事业的执着始终如一。他先后担任过辽河油田滩海勘探开发公司开发部主任、副总地质师兼主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助理,辽河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如此丰富的职业经历,让他对辽河油田有着很深的了解,他知道,辽河油田有潜力。
谢文彦还吃过洋面包。1992年,他考入挪威特隆赫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那里,他不仅学完了地环科学、石油地质专业,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还先后完成了“黑母都油田层序地层学研究”等3个课题。出国深造,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更加有胆有识,他知道,过去的许多石油勘探理论需要突破。科学发展无止境,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样无止境。
“百年辽河不是梦”,这就是谢文彦对辽河油田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年辽河”的梦想正由“辽河人”一步步变成现实。
永无止境的超越
辽河油田勘探范围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陆上勘探面积仅1万平方公里。“人多地盘小”是辽河油田发展难以克服的矛盾。如此小的勘探领域, 40多年时间,辽河勘探人员像用木梳梳头似的,不知道将这块土地梳了多少遍。不少人说,这里的地下真的没有开采价值。
以谢文彦为代表的辽河决策层对此并不悲观,他们对石油地质有新认识。按照传统对古潜山成藏认识,因为油气轻,往上走,成藏在受过风化石头表面,在业内被称为“风化壳成藏理论”。这个理论一直是石油勘探的金科玉律,统治了石油勘探半个多世纪。
在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晓光告诉记者,千万吨稳产是辽河油田长期发展目标,而稳产的关键在资源,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发现优质油藏资源,实现资源增储。他指着《辽河坳陷油气勘探成果及部署图》将近年来一个个成果及分布指给记者。李晓光说,按照传统的“风化壳成藏理论”,这样的领域应该都勘探开采完了,要寻找到新油气资源,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向洼陷及斜坡区进军。虽然难度大,但领域广阔。
他说的理论创新指的是《变质岩内幕油气层成藏理论》,2012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晓光副院长说,以总经理谢文彦为代表的地质专家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大胆打破常规,将目光投向古潜山深处,提出了“生油岩埋藏有多深,含油底界就会有多深”的新论断。该论断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们对油藏有了新认识,从而才有了新发现。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代表作”是“兴隆台古潜山”。所说的“潜山”,就是埋藏在地下的山。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的潜山,以太古界潜山为主,就是在几十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山。
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所长庄衡春告诉记者,在1973年时,就发现兴隆台地下有油藏,但受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认为即使有油,也不会太多。上世纪90年代后,“辽河人”又相继打下40口探井,仍是收获甚微。直至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古潜山的真实内幕才展现在世人面前。2004年,马古3井在地下4300多米处的太古界潜山获得了辽河石油人祈盼30多年的工业油气流。
“当你思维模式转变的刹那,你将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传统的风化壳油气成藏理论被否定,变质岩内幕油气层成藏理论破茧成蝶。
得益于这一成果,辽河油田又在大民屯和茨榆坨潜山接连取得新发现,显现出亿吨级储量规模前景,辽河的“家底”日益丰厚。目前“兴古潜山”已形成百万吨产能,此规模预计保持8年以上。在“兴古潜山”一采油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开采出来的全是优质稀油,他们开玩笑说,可以直接加到汽车里。
思想的解放不仅仅体现在“找油”上,近年来,辽河油田突破禁区,走出误区,打开盲区,又提出老油田二次开发全新理念,全面激发了濒于废弃油藏深度开发的新活力。
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是 “辽河人”对石油开采的又一探索,被称为石油开采的一次革命。
辽河油田以稠油为主,开采难度大,采收率在25%左右。虽然经过40多年的历练,稠油开发技术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25%的采收率已难能可贵,但在国家油气能源需求刚性增长的今天,在勘探程度高、资源递减快的现实问题面前,如何让老区焕发新春,如何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是摆在“辽河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辽河油田二次开发,本质是实现老油田的新一轮开发,靠的是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核心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辽河油田开发项目部副处长于天忠拿出一大摞地质资料,向记者进行“科普”。所谓“二次开发”,就是重选开发方式、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流程。辽河油田新海27区块在进行“二次开发”之前已开采了15年,2004年日产油仅为37吨, 综合含水率高达94.3%, 濒于废弃。通过“二次开发”,利用水平井技术和热力采油技术,改变渗流方式,这一区块日产油已提高到360吨,相当于一次开发时期的峰值产量。
支撑“二次开发”的关键是科技进步。辽河油田不断发展核心技术,攻克关键技术,完善配套技术,形成了以中深层稠油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水平井为核心的技术系列,近年来,火驱、深部调驱、二元驱系列技术也逐步成为“增油”的利器。
水平井,通俗地讲就是油井从“竖”变“横”,让钻探到地下的钻杆“横着走”,哪里有油,就往哪里钻,这不仅减少了打井数,产量也大幅提升。目前,辽河油田建成水平井已突破1000口,在中油系统排在第一位,以占油区6%的开井数,承担了26%的年产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简称SAGD)技术源自加拿大,其原理就是在注汽井中注入高干度蒸汽,蒸汽在地层中形成蒸汽腔,蒸汽腔与油层中的原油发生热交换。被加热的原油降低黏度和蒸汽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从水平生产井中采出。蒸汽驱就是将蒸汽注入到一口或多口井中,将地下黏度较大的稠油加热降黏,然后在蒸汽蒸馏的作用下,把原油驱向邻近多口生产井采出。
说起用SAGD技术开采稠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叫杨立强,辽河油田SAGD项目部主任。
杨立强他们启动试验SAGD技术之初,当时应用该技术最好的加拿大专家就给泼了冷水,他们认为SAGD技术不适合辽河油田,因为辽河油田油藏埋深,远超过国外的500米,搞SAGD没有成功先例。但年轻人敢想敢干的天性,让杨立强他们没有被国外的权威结论吓倒,而是开始进行大胆试验。
为了解决蒸汽从地面注入地下过程中,深层要比浅层散失更多热量、无法稀释超稠油的问题,他们将主攻方向选在改变现有注汽工艺上,即提高注汽温度。在室内物理模拟试验时,连续失败20多次,但他们没有气馁,对每一个失败模型进行逐一解剖。又经过近两年的试验,2004年终于在试验室取得成功。为了将SAGD实际应用在采油中,杨立强他们吃住在井场,夏天蚊叮虫咬,冬天寒风刺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使采收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60%。
开采率从25%提高到60%,不仅是辽河油田,也是中国石油系统历史性的突破。
2006年10月26日,辽河油田SAGD项目通过了由15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验收。这项技术的创新填补了多项国际石油行业空白,在世界上首次提出驱泄复合和强制循环预热理论,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抽油杆大排量举升装置,高干度注蒸汽、地面集输等技术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取得5项创新成果,获65项国家专利。
2005年以来,辽河油田评价适合二次开发的单元有200多个,可增加可采储量2.6亿吨。截至2012年,辽河油田已在75个单元开展先导试验或规模实施,其中重建井网二次开发40个单元,方式转换和深部调驱35个单元452个井组,二次开发年产量达到305万吨,较不实施前增产203万吨。辽河油区综合递减率由以往的10%以上降至目前的6%以下,为历年最好水平。二次开发区块总体采收率较实施前提高了15.6%。单井日产油与不实施对比提高1.9吨。
辽河油田实现“百年梦”又有了一项重要保障。
在视察辽河油田二次开发工作时,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高兴地说:“你们把几年前的概念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由潜在的资源潜力变成了现实的资源基础,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的事情。”
“二次开发在辽河油田的成功实践为推动中国石油老油田二次开发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中国石油是‘功德无量’!”原中国石油副总裁胡文瑞在中国石油二次开发工作现场会上对辽河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
更为戏剧性的是,近年,辽河油田的SAGD开发技术开始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家应用。在SAGD技术上,加拿大曾是老师,而如今学生不仅超过了老师,还把从老师那学来的技术应用到老师的家乡。
据了解,为实现辽河油田在较长时期内原油产量稳定在千万吨以上的战略目标,2012年8月,这个油田正式启动了“千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该专项初步形成四大增储格局、五大开发工作布局,建立了千万吨再稳产10年的技术构架,并一改过去油田科研战线分散作战的模式,成为多领域、多学科、多家合作单位统一规划、集中部署的攻坚战。
超越来自于思想解放。思想的解放让辽河人的头脑更加睿智,眼界更加宽阔。“产量稳、成本稳、效益更要稳,规模增、实力增、效益更要增”——这是辽河油田新一年工作思路的核心。自2010年以来,他们抓住“气化辽宁”这一契机,积极开拓燃气利用业务,市场份额快速扩大。2011年6月,第一条主干供气管线秦皇岛-沈阳输气管道建成投产。2011年12月底,另一条干线大连-沈阳输气管道建成投产,两条干线贯穿整个辽宁省。2012年,东北和华北地区季节调峰重点项目,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双6储气库主体竣工,预计2013年7月份投产。至此,两线一库的构架已基本形成,具备了170亿立方米的供气能力,为辽宁省提供了坚实的气源保障。去年该油田又组建了能源管理公司,LNG业务迅速发展,已覆盖全省14个市。通过“气化辽宁”,企业自身实现年替换燃料油100万吨,相当于再建个百万吨油田。天然气业务已经成为辽河油田做好整体发展大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
管理提升谱新篇
辽河油田有50余家二级单位、11万多员工、2万多口井,分散在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13个市(地)、35个县旗当中。点多、面广,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这是谢文彦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财务管理。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国际金融危机,油价大幅度下滑,辽河油田深受其害;集团公司为应对金融危机,决定限产减输,辽河油田投资大幅度减少;而辽河油田职工没有减少,工资水平随着物价上涨不断攀升……辽河油田财务部副部长孙德群告诉记者,财务工作主要是三项:资金、预算、核算。他们要做的,就是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
辽河油田在资金使用上,第一次引入市场机制。过去,没有钱了,伸手向集团公司要,缺少投入产出意识。从2011年开始,谁用钱,要向油田公司申请“贷款”,该贷不该贷,公司财务部进行审查,如同意贷款,用钱单位要按资金市场规则照付利息。如此一来,谁用钱就要考虑了,只花不算的毛病得到纠正。
预算开始严格执行了。孙德群说,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是一对矛盾,做预算时,生产部门争着多做,一说削减预算,削减谁谁叫唤,因此,平衡预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如今,财务部门按成本评价下指标,然后,每个月对预算情况进行跟踪,月月有通报。每季度召开一次预算重点分析会,领导及各主要生产经营部门负责人到场,对超预算单位,除责令严格执行预算外,还要在资金使用上限制,增强人们执行预算上的“法制”观念。近年来,尽管油田经济规模逐年提高,但招待、差旅、办公、会议、出国五项费用却是逐年削减。
一个运转高效的企业,一定是制度规范能够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的企业。辽河油田企业法规处副处长许万利告诉记者,从2008年下半年起,他们就开始对油田所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废止了老制度267项,建立完善了252项,使企业管理制度化水平得到了新提升。2012年,为使企业管理更加顺畅、高效,辽河油田公司全面启动体系融合工作,进一步划清管理界面,合理分配管理权限,简化管理流程,逐步形成了制度、流程、标准相对统一的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企业制度体系内容、职责交叉,工作流程和基层资料相对繁琐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全年优化制度65项,完成7个方面24个管理流程的优化简化工作,下放审批权11项。
针对队伍规模大、冗员多、业务结构不合理、工作效能相对低等矛盾,一场涉及多个系统、牵涉到几万名员工切身利益的内部重组整合大戏,于2011年精彩上演。 谢文彦与班子成员一道,按照专业化、集约化、一体化要求,积极稳妥实施结构调整和业务整合,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把握好改革力度和节奏,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如期完成了物资供应、工程技术、教育培训、矿区物业、医疗卫生和油气生产等系统的重组整合。共减少处级单位12个、科级单位251个、基层站队272个,压缩管理、技术人员编制1555人,100多名处级干部岗位变动。虽然本次重组整合涉及单位广、人员多,但因为思想工作到位,措施得当,整个过程实现了“快、稳、顺、好”。
辽河油田通过深化内部改革,着力调整优化产量、储量、投资、组织、队伍、分配等内部结构,使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一体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他们还开展了项目管理和成本评价,建立了“整合机构、系统控制”的内控体系模式。研制、创建的油气田效益评价系统,在中国石油13个油气田公司推广应用,成为行业品牌工程。探索建立油气生产过程六个工艺阶段、148项定额的成本评价体系,开中国油气田之先河,被称为“油田企业管理的革命”。把创建“五型五好”班组活动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建设规范化、基础工作精细化、基本功训练体系化,使企业的最小细胞活力大增。
辽河油田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从上到下,层层参与,层层落实。曙光采油厂对所有油井进行分析、评价,将油井按采油成本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高效、有效、无效、高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上高效、稳有效、限无效,对高风险井坚决不投资的生产策略,使吨油成本大幅度下降;欢喜岭采油厂将百种浪费问题,分门别类地分解到各科室,再下分到各油井,让每一名员工都参与到加强企业管理中。仅油井检泵周期就从129天,提高到165.8天;兴隆台工程技术处将成本划分成若干板块,将千万元以上11个成本板块,作为精细管理的主攻点,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领导,细化了管理流程,实行了月清月结。如油料费用成本年3000万元,该技术处按照台上设备和行走设备进行分类,实行单车(台)核算。将合理化建议活动重点放在科、处级管理干部,要求必须人均一条,102名干部共提出370条,仅已经落实的63条就创效1200万元。由于成本管理加强,2012年该技术处全年降低成本5%,节约2500万元。
唤起员工同心干
2010年9月,周灏调任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一来到辽河油田,他就一头扎进基层,走到群众之中。从烈日炎炎的大沈管线施工现场,到位于荒凉边远油区的夫妻小站;从马达轰鸣的加工车间,到黄土漫卷的西部高原钻井小队,两年时间里,周灏走遍了油田所有二级单位,与近千名一线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
如此调查研究,让他对辽河油田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他清楚,辽河油田已勘探开发40多年,稳产的压力不断增大;深化改革持续重组,员工的心理经受着严峻考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都对辽河油田的发展产生着很大影响。要战胜这些困难,实现“辽河百年梦”,更需要我们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更需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
“深入辽河看辽河,跳出辽河看辽河;立足辽河发展辽河,走出辽河发展辽河”、 “怎样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群众意识和公仆意识”、“巩固提高‘红色辽河’、开发拓展‘绿色辽河’、探索创建‘蓝色辽河’”……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思考,周灏书记提出了一系列从公司班子成员到普通员工,从生产管理干部到党务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命题。
实现“辽河百年梦”,关键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辽河油田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公司班子全员参与,深入持续重组单位、经营困难单位,讲形势,讲任务,听心声,解难题。
“打造辽河新形象,提升油田软实力,实现事业新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迅速展开。
“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启动,“党务干部大培训”工作启动。
以“奉献石油当先锋、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的“党员先锋工程、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创优创效活动、党内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面向劳动模范、科技人员、一线员工、外部市场、油田矿区、困难群体的“六走进六服务”活动,由帮扶困难群体向服务全员转变。
从“春暖行动”到“安心工程”,万余名团员青年志愿者重点服务外闯市场员工家庭。
推进“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关爱离退休职工,实施各类帮扶超过两万人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辽河油田组织了“立足岗位做贡献,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巡回报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王东、中国石油榜样文建明的先进事迹感动、教育着油田员工们。
一个接一个的发动、组织、服务等活动,就是要唤起员工同心干。
辽河油田11万员工被发动起来了,他们立足岗位,为构建辽河油田“百年大厦”添砖加瓦。
2010年9月,“全员精细管理、杜绝百种浪费”活动在全油田开展。此次活动成员单位有36个,几乎包括了党政工所有部门,参加活动对象包括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活动时间从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参加部门、员工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辽河油田开展活动历史上是第一次。辽河油田专门制定了考核办法,同时,一年确定一个主题,如2011年的活动主题是“我想我做我节约”,2012年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践行岗位节约”。
2011年5月3日,辽河油田公司将现有21名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和80名油田公司级技能专家等组成13个技能专家工作室,配备专门的办公室,公布专家特长、办公电话、手机号码、QQ号和电子邮箱等。这些工作室涵盖7个油田主要操作工种。该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茨榆坨采油厂采油高级技师曹建新,每天接听四五个咨询电话,成功解决停井挖潜、出砂井结蜡井防治和故障处理问题。曙光采油厂柳转阳等技能专家工作室,不仅成为员工解决生产难题的好帮手,还承担起本单位参加技能大赛选手的培训工作,以及市技术比赛试题和比赛规则的编制和咨询任务。
一线员工高兴了,他们说在生产中不论遇到什么“疑难杂症”,都能马上联系到专家对口的“名医”,通过“问诊”解决技术难题。如果通过电话、邮件等不能消除“顽症”,“医生”还可根据需要“出诊”,现场对“疑难杂症”施治。很多员工还经常登门学艺,尤其技能大赛之前,很多人来到“技能专家工作室”向专家求教。辽河油田因势利导,请技能专家们担负起部分职工培训任务。为此,技能专家们自编、参编培训教材9本,培训员工近1.2万人次。
辽河油田公司为员工们奉献聪明才智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平台。
54平方公里的兴隆台古潜山藏油地块全部在盘锦市主城区——兴隆台区地下,地上住宅、办公楼、商厦等鳞次栉比。而石油开采需要钻井、铺设管道,需要征地,同时,石油开采过程是否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等,都是摆在辽河油田人面前的难题。据悉,在城区采油也是世界性难题。
辽河油田科研人员先后制定了16套开发方案,对每套方案都进行模拟实验,在反复分析研究论证之后,形成了“纵叠平错三维井网重力驱”开发模式。根据地下藏油情况,将水平井设置为四段七层,而世界类似地质开采只有2层。每一口水平井产量相当于2.5~3口直井,这样,加上恢复老井使用,征地量大幅度减少。
每次部署新井时,负责该区块开采的兴隆台采油厂都请专业公司做安全评价;为了降低钻井时噪音扰民影响,施工过程中,将喊话、鸣笛等改为旗语;兴隆台采油厂安全部门给附近居民下发印有宣传警示内容的台历、水杯等,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所有井站、联合站等都进行美化、绿化。
“辽河人”用超乎寻常的智慧,既采出了“地下油”,又保住了“地上楼”。
在辽河油田,33万员工及家属正循着“百年辽河”的梦想,万众一心,埋头苦干,持续做好辽河陆上传统根据地油气发展大文章,进一步巩固提高“红色辽河”;扎实推进天然气业务和“气化辽宁”工程,进一步开发拓展“绿色辽河”;加紧实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进一步探索创建“蓝色辽河”。
33万员工家属都是“百年辽河”的追梦人。(记者 顾威 通讯员 王海智 武增涛)
(责编:王泽、段欣毅) |
全总要闻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 全国总工会召开党组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开幕
-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 十二届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围绕职工权益维护问题建言…
- 工会界委员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