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喜剧片市场凸显新机遇

2013年03月13日09:35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魔幻喜剧电影《西游·降魔篇》自2月10日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  虽然称《泰囧》为“三俗”电影遭到不少网友的“炮轰”,但在电影上映前通过各种方式的炒作拉升票房俨然已经成为了电影产业的常态。

魔幻喜剧电影《西游·降魔篇》自2月10日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上映首日票房达8002万元,刷新《画皮Ⅱ》创造的华语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截至3月10日,《西游·降魔篇》全国票房已突破12亿元大关,有望刷新《泰囧》创下的12.6亿元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喜剧片“受宠”功不可没

《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大卖,离不开导演周星驰的个人魅力。周星驰以其搞笑、无厘头的表演风格赢得了民众的喜爱,不少观众称是冲着周星驰才看《西游·降魔篇》的。

除了周星驰的个人魅力,喜剧片日益受市场欢迎也是《西游·降魔篇》票房大卖的重要原因。在生活节奏加快,个人压力增大的今天,喜剧片的受宠程度与日俱增,成了不少市民消遣减压的方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月28日在北京发布的“2012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显示,喜剧片正成为继动作片、功夫片后的又一最受欢迎的中国电影类型。

无论是打破华语片票房纪录的《泰囧》,还是现今势头正热的《西游·降魔篇》,其影片当中共有的喜剧元素为其博得了不少人气。而在去年11月底由冯小刚导演制作的历史灾难片《1942》,虽然被出品公司热捧和寄予厚望,但最终却收得3.6亿元的票房。

炒作成电影刷票房的捷径

早在《泰囧》上映之前,其导演徐峥就曾上演了“幽会神秘女”事件,被网友质疑为是一场为《泰囧》票房造势的炒作。对于《泰囧》能够取得12多亿元的票房,某知名导演曾表示:“这样一部三俗的电影能够取得这样的票房,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它离不开媒体的炒作和吹捧。”

虽然称《泰囧》为“三俗”电影遭到不少网友的“炮轰”,但在电影上映前通过各种方式的炒作拉升票房俨然已经成为了电影产业的常态。

今年1月,周星驰与昔日搭档王晶的口水战,就被受众质疑为新片《西游·降魔篇》炒作。同时在该影片的宣传期间,周星驰和女影星舒淇的绯闻也是被传得满天飞,进一步加大了为影片炒作的嫌疑。

面对蜂拥而至的影片炒作事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市场还是老百姓说了算,电影拍得好,看的人就多。”因此,提高电影质量而不是借炒作上位才是电影获取高票房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著名导演陈家林也呼吁,媒体对于影视剧,要尽量杜绝虚假不真实的炒作和八卦报道,将关注的层面更多地放在影视剧本身,将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

国产电影质量有待提高

近几年,虽然出现了《画皮Ⅱ》、《泰囧》、《西游·降魔篇》等高票房电影,但国产电影形势依然严峻。产量高、质量低、利润低仍是我国电影行业的总体现状。

公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303部电影在国内上映,其中国产片227部,进口片76部,比例是3∶1。但是,在票房收入方面却呈现出反比:2012年国产片票房为82.73亿元,仅占全国票房总额的48.46%。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中国国产影片年产量从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12年的700部,票房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虽然总产量和总票房均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高产量下的高票房却并没有为电影行业带来可观的利润。据相关人士介绍,国产影片中,除了《画皮Ⅱ》、《泰囧》等少数影片盈利之外,《大魔术师》、《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等影片依靠票房和植入广告、网络或电视版权等方式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其余的国产片则全部亏本。

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也透露,2012年国产片亏损比例超过了80%。

国产电影利润低,除了制作成本过高,更多的原因还是质量上不去。有业内人士分析,国产电影的粗制滥造、毫无情感,长期以来把观众隔绝在了一个空气稀薄的“空中楼阁”中,国产电影要想找回观众的信任,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责编:王泽、段欣毅)
相关专题
· 产业工会报道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