鍒嗕韩鍒颁汉姘戝井鍗�
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网商推出第三方质量鉴定能否破难题

2013年03月20日09:5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3月13日,淘宝网宣布消息称:引入第三方质量鉴定服务,在手机、数码相机、家居三大品类试点。针对手机和数码相机,如果商品检测合格,该检测费由消费者支付;如果商品检测不合格,消费者将会得到退款,并且检测费由卖家支付。

3月13日,淘宝网宣布消息称:引入第三方质量鉴定服务,在手机、数码相机、家居三大品类试点。今后,消费者在淘宝网上购买相关产品,如果被第三方机构鉴定为假货,将由淘宝先行代卖家发起赔付,后续则由淘宝向卖家追偿。

淘宝虽然位居电商大佬,却因为假货问题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此次在央视“3·15”晚会之前高调推出第三方质量鉴定服务,是避免晚会“亮相”的权宜之计,还是真正为消费者解决网购产品质量问题,网购产品质量问题又能否得到彻底解决令人关注。

网购产品质量把关难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购物也成为时下的一大热门话题,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网购产品质量把关难。由于顾客无法看到实货,只能通过商家的描述和相关图片来判断产品,一些不法商家也正是看到了网购中无法进行实物判断的“商机”,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

据淘宝网的官方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一年,淘宝网就处理侵权商品信息8700万条,处罚会员95万余人次。

面对低质量产品,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也并不顺畅。

经常网上购物的徐女士称,此前她在淘宝商城买了一个品牌挎包,但在使用一周后,就出现了质量问题。在她要求退货时,卖家表示只能保修不能退货。退货无望,徐女士提出要把包拿去质检,可是卖家坚称自己的产品有质检报告绝对为正品,如果徐女士要坚持质检,质检结果须在两天内提交。最后,在将店家投诉给淘宝网后,退货问题才终得解决。

而有媒体报道,不少网上商城展示给消费者的所谓质检报告,实际连样品都不用提供,只要商家给钱,质检公司就能让其“包过”。

近日,聚美优品、当当网相继被曝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再一次将网购产品质量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杜绝假冒伪劣、如何维权再度成了受众关注的问题。

第三方质量鉴定是否切实可行

据介绍,本次淘宝推出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服务的具体步骤是:顾客在收到货品后,如果认为质量有问题,切勿确认收货,一旦确认收货,就无法再申请鉴定。之后发起退款流程。而如果卖家拒绝退款,就可以发起淘宝介入流程,申请鉴定服务,按照流程将商品寄送到指定维修点。检测报告最终将传到网上,供淘宝作出裁定。

对于家具类产品,淘宝给出的方案是:如果质检结果是非人为质量问题,卖家将给予全额退款;如果结果是人为问题或不存在质量问题,将由保险公司赔付消费者交易金额的50%。鉴定费用将由卖家购买的保险承担,买家无需付费。

但有淘宝人士表示,家具做质量鉴定要“破坏性取样”,会损毁产品。“一个合格的产品送去鉴定后,劈开来看木材合不合格,肯定再也没法用了,此时消费者只能得回一半的钱,东西拿不到了。”所以即使怀疑家具产品质量有问题,是否有消费者敢冒风险真正将家具拿去鉴定?

针对手机和数码相机,如果商品检测合格,该检测费由消费者支付;如果商品检测不合格,消费者将会得到退款,并且检测费由卖家支付。

网上的假货手机一般指的是高仿机、水货机、翻新机。据记者了解,不少人表示自己无法辨别高仿、翻新等假货手机与正牌行货手机的区别,也有人称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才可能察觉手机是否存在问题。而淘宝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服务要求顾客必须在短时间内发现质量问题同时确保“勿确认收货”,顾客能否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投诉鉴定反映,这项“苛刻”要求是否切实可行,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数据显示,该服务试运行一个多月以来,淘宝网共接到 41 单质量鉴定申请,而只有 24 单出具了质检报告。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商在引进店家时,如果能够通过严格的筛选条件确保其旗下店家货源渠道正规、保证质量,网购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才可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中小电商生存空间恐再遭挤压

据了解,本次淘宝推出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服务是C2C电商首度推出的此类服务。同时,不久前,阿里金融宣布:支付宝将联合淘宝与天猫,推出阿里信用支付即虚拟信用卡服务。该服务将于4月份在湖南、浙江率先上线,9月底将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

无论是在C2C市场还是在B2C市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均以极大优势的市场份额在电商界遥遥领先。今年以来又接二连三地高调推出各项服务,更是引发了商界中的传闻:马云要做什么,就是要抢这个行当的饭碗。

有业内人士分析,淘宝此次推出第三方质检服务,将会抬高电商行业的准入门槛。在提高自己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挤压其他电商企业的生存空间。

(责编:王泽、段欣毅)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