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李铁:地方政府反对农民工户改根子在利益排斥

2013年04月22日08:57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为什么地方政府反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利益问题。

  中国农民工特别像欧美国家的移民,为什么欧美国家不希望外国移民获得他们的国籍?因为欧美国家的公共福利水平很高,新增人口就会分享他们的公共福利。

  经过这么多年的城镇化,中国的城市也俨然变成行政区划中的孤岛,公共福利的孤岛。这意味着原来界定的城市市民和农民之间的二元制度的城乡关系,已经发生演变。同时,城市和城市之间,高等级城市和低等级城市之间,公共福利的差距也变得很大。

  国务院在2001年就颁布放开县级市以下的户口限制,但目前农民在县城转户籍的愿望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因为农村土地的升值预期变得很高。

  现在主要是高等级城市的外来人口希望放开户籍。这里所说的外来人口不仅是2亿多农民工,还有7300万城市间流动人口。为什么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受到排挤?因为我国的城市有公共福利水平好的,也有公共福利水平差的。

  比如北京和上海,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因为他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资源,公共福利基本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如果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一定会导致户籍居民公共利益下降。举例来说,上海有900万外来人口,北京有800万左右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40%,如果要解决外来人口的户籍,同时也要解决含在户籍上的公共福利,就意味着政府支出需要向这方面倾斜,就会使户籍居民的公共福利受到很大影响。

  再如广东东莞,这个城市人口规模是840万,其中本地人口180万,外来人口660万,如果外来人口全部户改,本地人口的公共福利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假设欧美国家增加40%的外来人口,他们的公共福利也会受到影响,城市居民肯定也会反对。欧美国家是选举国家,压力更大。我国的城市也是如此,面临同样的问题。

  30年以来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形成垄断化的城市公共福利体系,对外来人口形成严重的利益排斥,城市政府和本地居民反对成为当前户改的最大难点。

  在此背景下,应该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户籍制度改革?我认为城镇化户籍改革应该逐步释放。

  我们知道重庆和宁夏目前都在进行户籍改革,过去两三年进行户改的人口多达800多万,外界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的动作这么大、这么快,这是因为行政划转的速度很快,有些地方一大片区域都被划转为城镇户口。这表明当中央政府层面出现一个政策,地方政府都想把它作为政绩,通过各种行政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中国这些年的一个通病,但不是出路。

  目前在一些大城市,无论是在北京的街头,还是在上海的街头,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开饭馆的业主,包括很多的中小企业主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已经在城里生活多年,就差一个户口。如果从减少改革难度的前提出发,可考虑将这些人一次性转为城市人口。欧美国家在一定时期就会对外国移民进行一次大赦,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户籍大赦,现在是此前改革红利已经被释放殆尽的时候,各种利益相对固化的时候,改革难点不断增加的时候,是最好的一次性释放户改的时候。如果不能全部解决这些人口的户改,解决其中的1/5甚至1/10是可以的,这样做对本地户籍居民的利益损伤也不大。

  具体应该怎么推动?所谓的户籍,无非是外面包了一层公共福利的“皮”,可将这层“皮”分解,分解成教育、社保、公租房、保障房、医疗等,分期、分批地解决每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未来在这些方面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差距等于零,户籍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首先是教育问题。例如东莞,660万外来人口中大约包括50多万外来人口的子女,公办学校只能解决23%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77%的外来人口子女都要自费就读民办学校。虽然中央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但地方政府没有足够财力建学校。我认为可以允许差别性义务教育存在,可以允许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公办补贴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为了限制外来人口,不允许差别化教育体制的存在。

  其次是社保问题,现在我国的社保缴纳率还不到20%,其中,2亿多农民工中缴纳社保的只有10%多一点,如果提高缴纳率,社保的障碍也就变小了。

  第三是住房问题。目前除了重庆之外,几乎没有地方政府敢把所有农民工都纳入保障房体系,否则地方政府的负担太重。我认为住房问题可通过市场解决,现在大部分农民工都租房,价格也不高,如果将租房市场化、规范化,住房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第四是就业问题。目前各个城市在提供就业方面,对外来人口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歧视,我认为一些基础工作,譬如环卫等,应该优先考虑外来人口,其次比如国有企业,甚至公务员等,也应该逐步放开对外来人口的限制。

  当这些问题被逐步解决,城市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差别就会逐步缩小。如果我国可以在10~20年内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户籍改革就会水到渠成。而一旦一次性解决,老的问题看似解决了,但会引发无数新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将会有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李正豪根据李铁在“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李铁:

李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特邀高级研究员、城市化问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博会中国馆咨询专家1955年生于北京,1987年获硕士学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兼任清华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责编:干咏昕、盛卉)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