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番 不是简单涨工资
2012年11月14日10:27 来源:大河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收入翻番,意味着更多低收入者将得到实惠
河南商报记者 齐亚琼
A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表明中央正致力于开启民富时代。我省GDP全国排名第五,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排名仅第二十,今后8年将如何做?河南商报邀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政经室主任张廷银教授为您解读。
意味着什么
“民富时代”越来越近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两个同步”值得关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表明中央正致力于开启民富时代。
张廷银分析,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意义重大。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张廷银认为,收入倍增目标的提出,不仅体现了这一要求,而且在时间、收入水平上都具体量化了,它让人们看到,一种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当前现状
6000万农民收入
不到4000万市民一半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95元,增长8.4%,在31个省份中排名第20位。
在张廷银看来,河南人均收入在全国省份排名中比较靠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从经济总量看,河南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五位,但人均经济份额比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从经济结构看,我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一产业的收入又比较少。从城镇化水平看,目前我省城镇化率只有40.6%,比全国51.3%的平均水平低了很多。201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之比为2.76∶1。也就是说,占我省人口3/5的农村人口收入总量仅相当于占2/5比重的城镇人口收入总量的一半。
如何实现
实现“省强民富”须解决三大问题
张廷银认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我省显得更为迫切。这是因为我省居民收入水平全国排名靠后。这与全国第五经济大省的位置极不相称。
相较于别的省份,我省亟须解决三大问题,才能早日实现“省强民富”。
一是要解决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2011年,我省经济增长水平高于全国经济增长水平,然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低于全国。
这一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4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1810元的83.4%。
二是要把调节过高收入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同步推进。防止收入差距拉大,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普遍感受到收入增长的幸福。
三是尽快提高农民收入。2011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0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977元的9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
张廷银说,从根本上讲,实现收入倍增,要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降低消耗、扩大销售、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来实现。
全民涨工资?
“收入倍增”是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倍增
实现收入倍增,并不只是简单的涨工资。
有专家分析认为涨工资路上有“四座大山”:民企、垄断企业、物价、困难地区。针对“物价不断上涨将冲淡收入提高带来的幸福感”这一担忧,张廷银解释说,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十八大提出的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而不单纯是指工资。收入倍增,指的是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实际倍增。
另外,收入倍增也并不意味着全民收入翻一番。张廷银认为,收入倍增当然是就平均水平而言的,低收入群体受惠可能更大,收入增长可能不止一倍。
(责编:徐腾(实习)、段欣毅) |
全总要闻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 全国总工会召开党组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开幕
-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 十二届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围绕职工权益维护问题建言…
- 工会界委员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