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王晓灵:选对“路”的幸福

2012年11月20日09:39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王晓灵在站前铲雪

 

有时候,人生就是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路。成都铁路局贵阳火车站工会主席王晓灵觉得自己很幸运,面对记者采访,虽然连日来的辛劳让她嗓子沙哑,但办公室里依旧不时响起她爽朗的笑声。对她来说,幸福的来源就是在工会岗位上和职工打成一片。

幸福 , 是发现工作的意义

列车飞驰,人在旅途。每年的春运总牵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在汹涌的春运大潮中,总有一些人要忍受着与家人的离别,他们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的广大铁路干部职工们。

1979年,王晓灵与铁路运输事业结缘,最先干的是行业内公认为最“练脾气、磨耐性”的售票员工作。那时的铁路售票没有任何现代化电子设备,正常情况下,售票员每售一张票至少要讲10句话,一个班下来至少要讲8000句话。但在这个正常的交流过程中还有许多特殊情况,这就需要售票员必须有耐心,时刻面对旅客的各种“怨气”。

王晓灵从走上工作岗位到理解工作岗位的意义,是被实打实“骂出来”的。刚开始,她也曾听同行们说起过售票员的种种辛苦,而她那时平均一天也要受10多次气。但时间一长,她觉得有些忍无可忍了。

一次,王晓灵接待一名外地旅客,这名旅客操着浓重的乡音。王晓灵根本听不清楚他说的话,只能凑近窗口跟他比划,加上几名热心旅客的帮助,这才买了车票。一张票花了近10分钟。由于售票时间花得长,后面个别旅客不耐烦了,对着窗口喊:“你怎么搞的,这么慢,旁边的队伍都卖了好几张了!”“是啊,你会不会卖啊,不会就下岗!”面对这些话语,压抑许久的王晓灵一气之下将售票口窗口关上了。当天,带她的老师傅知道了这件事,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一名优秀的售票员不仅仅是票卖得无误,更要学会把旅客的不满情绪化解掉,“可以说,谁被旅客骂得最少,谁就是最成功的售票员”。

尽管满腹委屈,但王晓灵这时才恍然大悟,“工作的含义不仅仅是精通一项技能,而是用心服务你所面对的对象。”从此,工作多年来,她无论面对脾气再大、出口再粗的旅客,也总是微笑服务,耐心接待。

“这些旅客让我懂得了珍惜岗位、享受岗位,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王晓灵笑着说。在她眼里,售票窗口是车站的服务窗口,所有职工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的文明形象,“和谐春运、良好服务”,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本职工作,不断规范服务,努力实现与旅客沟通上的“零距离”、管理上的“零失误”和旅客的“零投诉”。

这也为她与工会工作最终结缘埋下了“伏笔”。

幸福 , 是为大家 “ 创造幸福 ”

“其实,我一开始还真不太乐意来工会工作。”2005年,组织上经过考虑,将王晓灵从工作了20多年的客运业务岗位调至工会工作。

起初,她还有些想不通,“自己做了10多年客运业务,在这些方面已经是熟手了,为什么要换去一点不熟悉的工会工作呢?”

接到调令的下午,王晓灵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自家楼下的广场转了一个多小时。走在街上,她突然感到这个住了10多年的地方居然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她埋头思考着,“自认为很熟悉的东西,尚且有那么多生疏一面,我是不是该接受这个挑战,做好新工作呢?”想到这里,她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干客运要服务旅客,干工会就要服务职工。”角色转换推动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转换工作方式。以前,职工谁家闹矛盾了、谁生病了,王晓灵总是很晚知道,可如今干上了工会工作,她要求自己必须最先知道。“作为工会主席,就得是‘职工的活字典’,职工群众的点点滴滴,我都要记在心里。”王晓灵坚定了干好工会工作的信心。

一些铁路职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压力大,生产任务繁重,长期积累负面情绪,会成为影响工作情绪的重要因素,王晓灵结合自身在客运一线工作多年的经验,决定为车站职工“创造幸福”。

曾经是该站客运员的吴家惠老人主动承担单位为售票员送饭这项工作,义务送饭17年,老人觉得售票员太辛苦,每天自己腌好泡菜送给售票员们。王晓灵知道这一消息后,找到吴家惠老人,提出采用由工会出钱、老人出力的方式,管好售票员的“胃口”,既减轻了老人的经济负担,又满足了老人的爱心愿望。

为给职工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王晓灵积极张罗为职工配备了电视机、DVD、音响、象棋等文体用品,建起了室内健身场所,充实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每逢节假日,工会还组织职工开展象棋、踢毽子、跳绳、台球、乒乓球比赛,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细心的王晓灵登记下了每名职工的生日,提前订好生日蛋糕,在生日当天把蛋糕为“寿星”送到职工食堂、办公室、施工现场,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充分感受到工会的关爱。

2011年初夏,车务段困难职工刘佑发来到了王晓灵的办公室。老刘本身患有癌症,妻子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而他90多岁的老母亲还在照顾痴呆的小儿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晓灵鼓励老刘打起精神与疾病斗争,又把自己当月工资送到他手中,还通过困难补助和动员职工捐款为老刘集资治病。老刘住院期间,王晓灵经常带队赶百十里路到医院去看望他。在王晓灵的帮助下,老刘现在每月领到了600多元的困难职工生活补助。

几年来,王晓灵不仅关照着刘佑发一家人,同时还关心着车站8家职工遗属和6位重病缠身的职工。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没有个沟沟坎坎?在职工最困难的时刻,总能看到王晓灵忙碌的身影,她在尽力搀扶着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有事吗?”“有事吭声啊!”“别愁,我给您帮这个忙!”这是常挂在王晓灵嘴上的3句话。

3年前,组织上决定让王晓灵重新分管客运工作,但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继续留在工会这个岗位干下去,“工会工作让我找到了真正的成就感。”

(责编:徐腾(实习)、段欣毅)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