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农民外出打工 供销社给农民打工

2013年04月18日09: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核心阅读】

近年来,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在不少农村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浪费了耕地资源。对此,山东省汶上县自2010年9月开始,对农民的土地进行托管服务,避免了土地撂荒,给外出打工农民带来了收益。

土地托管到底是啥概念?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土地托管的市场前景怎么样?记者进行了调查。

外出打工,地咋办

汶上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共有耕地83万亩,全县66万农业人口中有36.2%的人常年外出务工,近年来面临着“打工顾不上种地、花钱种地成本高”的困局。

据汶上县供销社主任徐锋介绍,现在到江浙一带有手艺的打工者,女工平均收入170元/天,男工平均300元/天;在汶上当地社区、县城打工者女工平均100元/天,男工也将近200元/天,有些技工最高可达到400元/天。外出打工的收益已经远远高于在土地上“刨食”。

“青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也无法承担繁重的田间劳动。”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党支部书记王凤喜说。王凤喜今年已经75岁,在村子里干党支部书记已经33年,这些年,她对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深有感触。她说,村里35岁以下的外出打工的小夫妻甚至对自家在村里有多少亩地、位置在哪、种什么都不知道。

汶上县县委书记赵东升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城镇转移,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对于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农业向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据了解,目前大田作物(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仍然比较低,这也是困扰外出打工农民的现实问题。拿打药和浇水为例,一到浇水和打药的季节,农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花钱雇人浇水和打药;二是家里老人浇水和打药;三是外出打工的排队回来浇水和打药,而且还不能在回来当天浇上水,要浇完水则需要2天,或者5天,这几天不能打工赚不到钱,还有来回路费。在整个作物生长期间,浇水和打药要进行数次,打工者每次回家也不现实。

“打工高收入和土地低收益的强烈对比使土地成为农民的烫手山芋,完全靠种地难以维持生计和失去土地心里又不踏实的矛盾心理阻碍了土地的集约化、机械种植。如何实现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益,已经成为农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徐锋说。

(责编:干咏昕、盛卉)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