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包秦:創新,是工會事業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源泉

彭冰

2012年12月18日09:54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2012年10月17日,包秦接受央視採訪

 

2012年11月15日,包秦入主吉林省總10周年。談及對他的印象,當地工會干部大多用一個詞來形容:傳奇人物。

一奇在於,他雖半路出家,轉戰工會,卻總能發人所未發,創新之舉不絕,屢屢令上下為之震動﹔二奇在於,他雖身居要職、百務纏身,卻熱衷學術研究,不喜官場唱和,常秉筆通宵達旦,本職內外,著作等身﹔三奇在於,他不為權傾,不為錢動,雖外表冷峻,卻內心如火,對人民群眾充滿感情,對基層疾苦牽挂在懷,寧可自承風險,也要為百姓干點兒實事﹔寧可省總自身過緊日子,也要讓基層工會兵強馬壯。

個頭高大,鬢角微霜,目光睿智,笑容溫和——記者面前的包秦,渾身散發著一種閱盡滄桑后的自信與從容。本想請其談談他的人生傳奇,他卻不肯,記者隻好從他喜歡的工作話題入手,由“創新”始,以“創新”收。

記者:求創新、求突破,並不容易。為何吉林省總10年間總能有驚人之舉?有機關干部感慨,“不知包主席那大腦袋瓜裡裝了些什麼,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包秦:創新,不是拍腦瓜胡思亂想,坐在屋裡憋出來的。工會工作的生命力在基層,工會工作創新的源泉也在基層,說到底,真正的英雄是職工群眾。我的很多想法,都來源於基層活生生的創造。作為領導干部,關鍵是要能沉下身去,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特別是要沉下心去,發現它、提煉它、推廣它。所以,我一貫強調,工會干部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要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在我看來,隻有經過基層實踐檢驗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記者:問題是,同樣去調研,很多人往往入寶山而空回,或雖有所獲,卻終不能化璞為玉。如何才能煉就一對火眼金睛,一雙點金之手?

包秦:善於發現、總結、提煉與升華,需要工會干部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更需要有牢固的大局意識,能對形勢做出精准判斷。簡單說一個竅門:把三個點結合在一起,閃光點就會找到——黨政所需、職工所盼、工會所能。一旦找到這個閃光點,就要反復琢磨,其要義在哪兒?如何從理論上闡述清楚?能否將這一基層經驗轉化為工會工作的體制與機制,賦予它可操作性、可推廣性?通過自己的思考,將局部的探索與實踐上升到理論層面、上升到體制與機制層面,就是畫龍點睛、點石成金的過程。

記者:很多人奇怪,您半路出家到工會,哪來那麼深厚的工會理論功底?作為工會干部,該如何加強自身理論修養?

包秦:我想,這是因為我有3個優勢。第一,工會是勞動關系的產物,我當過省勞動廳副廳長,在那裡工作過4年半,對勞動關系做過深入研究﹔第二,我有多年黨政工作、群眾工作基礎。這些年來,書記、縣長、部長、廳長、局長、秘書長,我都干過,因為走過的崗位多,對各階層勞動群眾都比較熟悉,積累了大量群眾工作經驗﹔第三,我認為,干一行,就要鑽一行,我平時喜歡研究點兒問題,手也不懶,靈感來襲時,經常半夜爬起來就寫,集腋成裘,10年來,我工會理論的創新文章至少也有40萬~50萬字了。

我認為,身為工會干部,不僅要研究工會自身,還要“跳出工會看工會”﹔不僅要向書本學、向專家學,還要向基層學、向群眾學﹔不僅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還要著力研究新事物、新現象、新問題,做好二者結合的文章。隻有勤於思,敏於行,不斷以理論創新指導實踐發展,才能使工會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方向。

記者:創新,也需要勇氣。您的某些理論比較超前,在提出時冒著一定風險,所以,有人說您“大膽”、“另類”、“個性十足”。您為什麼甘冒風險?

包秦:像“黨工共建”、“三共體制”、“非公企業工會主席職業化”、“兩個旗幟鮮明”、“鍛造農民工產業大軍”等,都是我在全國第一個提出來的,因為突破了傳統理論,當時很多朋友為我擔心,勸我別搞。但我覺得對的,我就做。我認為,不能盲從歷史,要大膽懷疑,學習既有理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深入基層,不能局限於書本上的馬列,而要看基層是怎麼實踐的,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

其次,我甘冒風險,是因為我對人民群眾有很深的感情。我出身農家,在縣裡工作過近20年,深諳基層疾苦,不論在哪個崗位上,都想為老百姓真正干點事兒。我認為,身為一名領導干部,一定要對人民群眾負責,不能因為擔心風險,就明哲保身,緘口不言、止步不前。

再則,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竭誠服務職工群眾,也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工會干部隻有積極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堅持以職工為本,提高服務實效,才能贏得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增強工會工作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責編:徐騰(實習)、段欣毅)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