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李鐵:地方政府反對農民工戶改根子在利益排斥

2013年04月22日08:57  來源:中國經營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為什麼地方政府反對農民工戶籍制度改革?這裡有一個基本的利益問題。

  中國農民工特別像歐美國家的移民,為什麼歐美國家不希望外國移民獲得他們的國籍?因為歐美國家的公共福利水平很高,新增人口就會分享他們的公共福利。

  經過這麼多年的城鎮化,中國的城市也儼然變成行政區劃中的孤島,公共福利的孤島。這意味著原來界定的城市市民和農民之間的二元制度的城鄉關系,已經發生演變。同時,城市和城市之間,高等級城市和低等級城市之間,公共福利的差距也變得很大。

  國務院在2001年就頒布放開縣級市以下的戶口限制,但目前農民在縣城轉戶籍的願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因為農村土地的升值預期變得很高。

  現在主要是高等級城市的外來人口希望放開戶籍。這裡所說的外來人口不僅是2億多農民工,還有7300萬城市間流動人口。為什麼城市之間的流動人口受到排擠?因為我國的城市有公共福利水平好的,也有公共福利水平差的。

  比如北京和上海,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因為他們集中了全國最好的資源,公共福利基本上已經接近發達國家。如果進行戶籍制度改革,一定會導致戶籍居民公共利益下降。舉例來說,上海有900萬外來人口,北京有800萬左右的外來人口,外來人口佔總人口的40%,如果要解決外來人口的戶籍,同時也要解決含在戶籍上的公共福利,就意味著政府支出需要向這方面傾斜,就會使戶籍居民的公共福利受到很大影響。

  再如廣東東莞,這個城市人口規模是840萬,其中本地人口180萬,外來人口660萬,如果外來人口全部戶改,本地人口的公共福利肯定會大幅度下降。

  假設歐美國家增加40%的外來人口,他們的公共福利也會受到影響,城市居民肯定也會反對。歐美國家是選舉國家,壓力更大。我國的城市也是如此,面臨同樣的問題。

  30年以來的城鎮化進程,已經形成壟斷化的城市公共福利體系,對外來人口形成嚴重的利益排斥,城市政府和本地居民反對成為當前戶改的最大難點。

  在此背景下,應該怎樣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戶籍制度改革?我認為城鎮化戶籍改革應該逐步釋放。

  我們知道重慶和寧夏目前都在進行戶籍改革,過去兩三年進行戶改的人口多達800多萬,外界很納悶,為什麼他們的動作這麼大、這麼快,這是因為行政劃轉的速度很快,有些地方一大片區域都被劃轉為城鎮戶口。這表明當中央政府層面出現一個政策,地方政府都想把它作為政績,通過各種行政方式解決問題,這是中國這些年的一個通病,但不是出路。

  目前在一些大城市,無論是在北京的街頭,還是在上海的街頭,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開飯館的業主,包括很多的中小企業主都是來自農村,他們已經在城裡生活多年,就差一個戶口。如果從減少改革難度的前提出發,可考慮將這些人一次性轉為城市人口。歐美國家在一定時期就會對外國移民進行一次大赦,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針對城市外來人口的戶籍大赦,現在是此前改革紅利已經被釋放殆盡的時候,各種利益相對固化的時候,改革難點不斷增加的時候,是最好的一次性釋放戶改的時候。如果不能全部解決這些人口的戶改,解決其中的1/5甚至1/10是可以的,這樣做對本地戶籍居民的利益損傷也不大。

  具體應該怎麼推動?所謂的戶籍,無非是外面包了一層公共福利的“皮”,可將這層“皮”分解,分解成教育、社保、公租房、保障房、醫療等,分期、分批地解決每個方面的問題,如果未來在這些方面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的差距等於零,戶籍就沒有存在意義了。

  首先是教育問題。例如東莞,660萬外來人口中大約包括50多萬外來人口的子女,公辦學校隻能解決23%外來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77%的外來人口子女都要自費就讀民辦學校。雖然中央政府頒布一系列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解決農民工子女的上學問題,但地方政府沒有足夠財力建學校。我認為可以允許差別性義務教育存在,可以允許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存在,公辦補貼就可以了。現在的問題是,一些地方為了限制外來人口,不允許差別化教育體制的存在。

  其次是社保問題,現在我國的社保繳納率還不到20%,其中,2億多農民工中繳納社保的隻有10%多一點,如果提高繳納率,社保的障礙也就變小了。

  第三是住房問題。目前除了重慶之外,幾乎沒有地方政府敢把所有農民工都納入保障房體系,否則地方政府的負擔太重。我認為住房問題可通過市場解決,現在大部分農民工都租房,價格也不高,如果將租房市場化、規范化,住房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

  第四是就業問題。目前各個城市在提供就業方面,對外來人口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歧視,我認為一些基礎工作,譬如環衛等,應該優先考慮外來人口,其次比如國有企業,甚至公務員等,也應該逐步放開對外來人口的限制。

  當這些問題被逐步解決,城市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的差別就會逐步縮小。如果我國可以在10∼20年內解決這些問題,新型城鎮化的戶籍改革就會水到渠成。而一旦一次性解決,老的問題看似解決了,但會引發無數新問題。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放開將會有助於城鎮化質量的提高。 (李正豪根據李鐵在“2013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李鐵:

李鐵,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特邀高級研究員、城市化問題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十二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世博會中國館咨詢專家1955年生於北京,1987年獲碩士學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兼任清華大學高級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責編:干詠昕、盛卉)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