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动车人 不平凡的那些事
——记北京动车段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员崔金宝
2013年09月26日10:46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要说为什么能把工作干好?我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可能是性格使然吧,无论干什么,只要让我干,我就要干到最好!”
“比如,接警处理每一起动车组运行故障,不能在我这儿卡了壳……”
“一起行车应急故障处理完了,随车机械师来电话说,车没事了,现正常运行,那时,我心里最高兴。怎么说呢,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吧……”
没有人们想象中伟岸的身材,没有犀利的目光和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力挽狂澜的气势,一米七不到的个头、憨厚的面容、农村出身的他,身上透出的更多的是谦虚、淳朴和真诚。
他,就是集“火车头”奖章、“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等荣誉于一身,刚刚荣获2013年“全路最美青工”、“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的北京动车段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员——崔金宝。
中国接车第一人
崔金宝从1998年参加工作到2006年,一直从事客车检修工作。在他看来,曾经取得的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十五”建功立业奖章等荣誉都已成为过去。2006年,崔金宝成为北京铁路局首批“动车人”。
2006年将近年底,中国青岛四方公司生产的第一列CRH2-011A动车组下线,北京铁路局第一个进行接车作业。经过层层选拔,才28岁,在技术上已独占鳌头的崔金宝,成为接车组负责人。动车组列车,不仅对于崔金宝,甚至对全路职工、对中国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陌生而又新鲜的事物。
动车组和既有车没有可比性,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接车只有一些相关的标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怎么接这个车,谁心里都没底。
面对仅图纸就达20厘米厚的CRH2型动车组技术资料,崔金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崔金宝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一股韧劲儿,他硬是一点一点把动车组所有零部件背了下来,并确定了“务必严谨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接车工作思路。在接车过程中,他带领大家采取“先横后竖、先左后右、形成闭环、一个不落”的接车作业方法,对CRH2-011A动车组进行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检查验收。在走行部多达16900多颗螺栓中,竟然发现68件问题,厂方专家既认可、又震惊,外方人员连挑大拇指对金宝表示赞扬。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崔金宝带领的接车团队圆满完成了中国动车组第一次接车任务。
崔金宝没有满足于接车取得的成就,他组织接车组人员对第一次接车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归纳,编制出了北京局第一部动车组接车管理办法和动车组接车作业标准,为全路动车组接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借鉴。
“大宝”天天见
“有疑难找‘大宝’,‘大宝’天天见。”和崔金宝一同从事动车工作、现任北京动车段北京南动车运用所调度长的宋晖笑着回忆崔金宝在检修岗位的日子。
2007年动车刚刚开行,很多人对动车组检修技术都是一知半解,遇到故障不敢下手,凡动车组故障依靠厂家人员处理的情况居多。崔金宝那个不服气啊,“他们能行,我们一定也能行!”
从2006年至2009年三年间,经常看到崔金宝跟着厂方人员围着动车转悠,他还拿个本子不时地做些记录,仅一年时间他居然记了6本几十万字的笔记。厂家人员处理设备故障,崔金宝更是一刻不离故障处理现场,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要把动车组设备故障排查、处理手艺“偷”学到手。
经过几年的现场检修实践,崔金宝的技术业务越来越娴熟了。随着动车组的增加,在动车组检修作业中遇到的故障也是五花八门,只要出现疑难问题,车间、班组职工首先想到的就是用电台呼叫‘大宝’——崔金宝。
“大宝,快,D6道的车升不起弓了……”
职工将“大宝天天见”这句广告词用在了崔金宝身上,慢慢就成了同事们对他亲切称呼的口头禅。
“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在所里见到他的身影,说句心里话,崔金宝技术过硬,我们都离不开他。”宋晖说道。
日常检修作业中,身为工长的崔金宝也乐意把学到的知识手把手地交给班组人员,渐渐地,班组的职工就可以独立作业了。
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崔金宝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牵头制定了动车组一级修“四必”作业法,为动车组检修提供了作业规范,并在全路推广使用。此外,崔金宝还参与编写了《CRH380BL一级检修作业标准》、《CRH380BL应急故障处理》等教材;先后撰写了《CRH2型动车组牵引风机进风口的改进意见》和《CRH2A型动车组污物箱经常误报80%故障分析》等论文,对动车组检修的难点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案。
桃李满“院”
在北京动车段1800亩地的大院里,有干部职工3000多名,仅崔金宝培训过的检修人员,就有2000多人次。崔金宝带出的高徒,也不在少数,有20多人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了动车所所长、科室副科长、技术组长、调度组长等,当真是桃李满“院”了。
张远东,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崔金宝手把手的带领下,他刻苦钻研,迅速成长。4年时间,张远东已经成为崔金宝的主管领导了——调度科副科长、110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
当被问及自己的徒弟现在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有什么感受时,崔金宝没有一丝的尴尬,满脸流露出幸福和自豪:“我觉得我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确保动车组安全还得靠大家的力量,他们都会了,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确保动车组安全,我很高兴。”
2009年9月,路局组织12名技术尖子成立了封闭集训队,全力迎接年底举行的全路动车组机械师技能竞赛。由于崔金宝技术精湛、全面,被聘为CRH2型动车组教练,成为6名选手的理论和实作培训“老师”。为了拓宽队员们的思路,了解更多的动车知识,崔金宝每天都带领队员在车上车下进行演练、摸爬滚打,不停的变换思路出一些现车故障。每一名队员每天训练2至3 遍,崔金宝就一个一个陪着练,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在他的感召下,全体队员更加努力训练,技术水平飞速上升,最终在铁道部决赛中,北京铁路局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崔金宝所带领的CRH2型队员中的刘建红获得了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被授予了“火车头”奖章。
“他是我的工长,也是我的师傅,我的技术都是跟他学的,我的成绩有一半是他的功劳。”刘建红如是说。
当之无愧“崔大拿”
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为集中优势力量处理运行动车组突发故障,北京动车段在各动车运用所设立“110”指挥人员,崔金宝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2年8月1日11:48,天津西站至上海虹桥站的D325次触发紧急制动停于宿州东站外。
崔金宝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反应就是,应急故障处理手册上没有此故障案例。也就是说,处理这起应急故障,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崔金宝没有着慌,迅速调集大脑中储存的动车组信息,指挥应急故障处理。根据随车机械师报告的故障代码以及故障现象,崔金宝初步判断为动车组总风管破损漏风所致。
“联系司机,做好防护,立即下车检查确认故障!”通过电话,崔金宝向随车机械师发出清晰有力的指令。同时,迅速查看了相关的管路图纸。
经过崔金宝和随车机械师密切配合、紧急处置,55分钟后,动车组再次启动。要知道,如果此次故障处理不力,至少造成京沪线2个小时的严重晚点!
崔金宝不仅是处理故障的“大拿”,而且他还善于总结经验。D325次动车组应急故障处理完毕后,崔金宝及时编写了故障案例,经过修改完善被收纳入《动车组应急故障处理手册》中,为今后类似故障快速处置提供了借鉴。
超前研判阻断风险
2012年,京广高铁开通运营,北京动车段整合各动车运用所110指挥人员,在段调度科设置动车组应急指挥中心,崔金宝从指挥一个车间的动车组,转为指挥全段的动车组,责任更加重大。
在动车组应急指挥中心110岗位上,崔金宝不仅能够游刃有余指挥随车机械师处置行车突发故障,还将安全风险管理超前识别研判风险、过程控制、及时阻断风险的理念运用于工作实践,取得了好的工作成效。
CRH380BL型动车组远程数据系统能够实时查看线上运行动车组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动车组非正常情况,此项工作也是110指挥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
2013年8月10日,在对动车组远程数据查看分析过程中,崔金宝发现CRH380B-6241L动车组1车1位轴承、2车1位轴承异常升温,崔金宝立即通知随车机械师按照规定在前方站点温处置,开车后监测轴温及运行情况,列车安全到达终点站。动车组入库后分解异常轮对发现,轴承甩油,油脂变色,立即按规定进行了轮对更换处理,消除了一起动车组走行部故障隐患。
崔金宝十五年如一日,“干,就要干到最好”的精神追求,让他在中国高铁事业的道路上一路辉煌,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2013年9月,崔金宝被评为“全路最美青工”、“全路青年岗位能手”,同时被推选为“全国最美青工”候选人。
至高荣誉的光环没有迷住崔金宝的身心,他在继续追求和探索。
“喂,您好!我是110指挥崔金宝,请详细描述故障现象……”
“……”
“好,请按照我的指示处理。第一,先将……”
2013年9月25日,艳阳高照。
北京动车段动车组应急指挥中心,身着蓝色工装、系红色领带、精神抖擞的崔金宝又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 (通讯员 赵文辉)
(责编:张武岳(实习生)、程宏毅)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