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网民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作经济形势报告
2013年10月23日13:08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10月21日,李克强总理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消息引起媒体和网民高度关注。大量境内外媒体进行了报道评论。截至22日16时,可搜索到报道评论网页600余篇。
媒体和网民主要观点:
一、认为总理报告深入浅出,与工人“心心相印”。人民网等媒体称,总理的讲话,让人们感受到他与工人群体的深厚情谊,也因为如此,他才能把这堂“公开课”讲得深入浅出,讲得与工人“心心相印”。全场此起彼伏的掌声,是对这种感情的回应。黑龙江省农垦基层工会主席苍云等人表示,总理报告“很接地气”,直接面向各个层面的职工和群体,既亲切又鼓舞人心。东风汽车工会主席马良行说,总理说到工人最勤劳、最有智慧,给我们极大的鼓舞,“感觉太激动了,当时热烈鼓掌”。截至22日16时,共有2万余名网民参与评论。网民热烈拥护总理“让广大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表态,称赞政府关心民生、体贴劳动人民,期盼加快改革、强化落实,让“好日子”早日到来。部分网民希望尽快破除养老双轨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保障人民公平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二、认为总理用平民化语言传递经济稳中向好信心。《香港经济日报》等媒体称,李克强总理分析和阐述内地经济形势时意气风发,更连续用4个稳字来形容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京华时报》等媒体称,李克强总理连续用3个“就是”解读稳中向“好”之意。人民网称,李克强总理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中国新闻网称,谈及财政货币政策,李克强总理说,“如果我们放松货币政策,多发赤字,那就像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上海团农民工代表刘志刚说,总理用平民化的语言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讲得很透彻。黑龙江哈飞汽车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康平等表示,总理来做报告,体现出对亿万工人阶级的重视,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传递给了在会的每一位代表。
三、认为总理报告透露全面深化和加快改革的思路。路透中文网、《香港经济日报》等媒体称,按照李克强总理的最新判断,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亦将有所转变,即全面深化和加快改革,依靠内生增长、创新驱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香港《文汇报》称,诚如李克强总理关于“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的表述,如果将改革之势比喻为利箭,平稳回升的中国经济则犹如弯弓。如今,弓如满月,箭扣弦上,蓄势待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称,李克强总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把‘短项’变成‘长项’”、“切实使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内生增长”等表述,透露出中国高层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努力,使消费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强劲动力的改革思路。
四、认为总理重视发挥工会作用,把职工权益放在心上。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称,在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难以通过集体谈判来获得劳动报酬增长成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此番讲话显示了其重视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改变劳动力市场上买方和卖方地位的不对称,促使初次分配趋向公平的期望。辽宁抚顺特殊钢铁厂机电公司车工张辉说,总理的报告涉及到职工权益的方方面面,“生产安全、住房、养老、医疗保险等,讲得特别全面”。广西玉柴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桂庶说,感到党和国家一直把工人记在心里,心情非常激动,也激发了更加努力奋斗的激情和决心。上海团农民工代表刘志刚说,工人阶级关心的问题在总理的报告中都得到了回复,比如就业、医保以及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等有了非常明确的措施,尽管政策落实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责编:潘旭海、段欣毅) |
相关专题 |
· 热点专题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