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中国梦】决战太行
李元程
2014年01月28日08:38 来源:中工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谁不想回家过年啊,可责任在这儿,我们只有坚守。”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中铁一局山西中南铁路通道项目部职工
1月20日清晨5点,寒风扑面。
山西长治长子县、我国第一条轴重30吨重载铁路、山西中南铁路通道平顺铺架现场,四面荒山,方圆数里,除了桥墩上一台十几米高的架梁机和正在架设桥梁的工人,杳无人声。
一
历时4年多,20个工程单位、几十万筑路职工参与,穿越太行山、跨晋豫鲁3省的这条中南铁路通道,西起山西吕梁,东至山东日照港,全长1260公里,年运输能力2亿吨,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设计时速最快、国内建设标准最高的重载铁路。建成后,可将晋豫鲁等煤炭生产基地连成一线,在胶南入海运往华东和华南,比在渤海湾下海缩短陆海运距1500公里,增大了运力、降低了成本,确保国家能源需求。
眼下,正是工程施工的决战收官阶段。记者所在的中铁一局修建的ZNTJ——11标工程再过20天,即将完成全部铺架任务。
此刻,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铺架队员们正忙着准备为整个标段的最后一座大桥——侯壁1号大桥铺设最后一片梁。
站在碎石道砟上,五六分钟,脚就冻得像踩在冰上似的又僵又疼。一位路过的工人指指架梁机旁的一个用废旧铁桶自制的火盆,示意记者过去烤火,“太行山里的冬天冷得让人受不了,白天有太阳还好点,到了晚上,风一刮身上就跟刀割一样钻心地疼,疼得那刚来没几天的小伙儿流眼泪。说实话,有时候真担心身上的零件给冻掉了。”说完,这位穿着军大衣、戴着棉帽子不知姓名的工人转身上了架梁机,消失在干活的工人中了。
站在火盆前,中铁一局宣传部长柯满堂告诉记者,专业搞桥梁、铁路铺架的新运公司,以前提拔干部有个不成文的考核内容——让这个人到架梁机高空长臂上走一趟,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胆量和勇气,能不能在一线冲锋陷阵。
说话间,新运公司党委副书记郑树祥走过来,记者向他证实。“我走过。”郑树祥很自豪,“上面有1米宽,两边只有一块砖头高的边沿儿,人在上面,离地面十几米、几十米,风一吹,长臂在空中摇晃得厉害,别说走,就是站一下,也要有胆量才行。”
“现在还能走吗?”记者对他刮目相看。
“现在岁数大了,不敢走了,那都是二三十岁时候的事了。”郑树祥看看正在架梁机上干活的工人,说:“这些人有时候一天在上面要走几个来回,根本不算事儿。零下20多摄氏度的时候,为了保证架梁机正常工作,我们的工人还要爬到长臂上,趴在冰上,一手抱住长臂,一手用小镐一点一点地把上面的冰凿掉。”
记者抬头望着高空中的一线长臂,禁不住感叹道:“您再说说,人都能干些什么?!”
郑树祥和柯满堂对视了一下,没有回答。
……
太阳出来了,最后一片梁徐徐从架梁机运出,有人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清脆的鞭炮声在巨大的梁片稳稳落在桥墩的一瞬,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一阵白烟夹着硫黄的味道在太行山腹地飘散,现场的气氛平静,没有想象中的热烈,注视着铺就的大桥,人与山,沉默。
二
记者眼前的周贤银非常沉默。
30岁的他被介绍为“最辛苦的调度”,作为作业队唯一的调度,他一连两个多月每天24小时值班。1359孔桥梁的调配组织全由他一个人负责,前方工程需要材料了,什么时候找他,他都要立即调配解决。不分晨昏地往现场跑,生物钟完全被打乱了,熬到最后实在太困了,电话放在耳边,他也听不见了。
问他有什么愿望,面带倦容的他回答:“对于我这样的劳务工,能转为正式职工,就是最大的心愿。”
春节将至,问他春节回不回家,他摇摇头,问他多长时间没回家了?回答两年。
开工4年来,始终在赶工期,尤其是到年根儿底下,能不能回家过年,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心结。
面对只有20天的工期,项目部决定今年春节从项目经理到职工一律不放假。
“干工程的人,在外辛苦一年,只有春节回家团圆,现在不放假,留得住人吗?”记者问。
“去年春节前,大部分劳务工都走了,留下的都是正式职工,为了赶工期,连办公室的管理人员都上现场干活,一直干到大年三十下午,吃年夜饭的时候,有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哇哇地哭了。”桥梁公司总工任志刚说,现在人们越来越比过去看重生活质量,春节留人越来越难了。
“其实我们特别不愿意看到媒体登春节回家这样的内容。本来留人就很难了,工人们一看电视、报纸还有网络上都是回家的内容,就更不愿意留下来了。每到这时候,我们心里都特别发愁也特别纠结。”郑树祥告诉记者,为了能让职工们春节放假回家团圆,他甚至曾经专门到过北京,和甲方商议能否放假让大家回家过个团圆年?“但是商量来商量去,工期太紧怎么也不能停……曾经有个职工因为妻子临产向单位请了10天假,结果10天过后,没生出来,就又向单位续请了5天,结果还没生出来,又要向单位再续5天假,这时,他的妻子哭了,对他说:‘还是剖了吧’……”
说话间,坐在记者身边的铺架部经理黄克军一直低着头,“你春节也回不去了吧?”记者问。
“肯定回不去了。”他有些迟疑地摇摇头,小声对记者说:“我父亲85岁了,一个人在青岛。我是家中的独子,母亲在我结婚那年就去世了,我们山东人很讲孝道,我就跟我媳妇说,今年春节你带着孩子从西安到青岛去帮我看看老父亲,哪怕给他做碗面条、热个馒头都行,替我尽尽孝道吧……其实对我来说,别人挣五万我挣五千,我照样过得开心,不是钱的事……”话没说完,这个魁梧的山东汉子哽咽了,起身走出了门外。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责任在这儿,走不了呀!”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彭伦理说,“谁不想回家过年啊!”
……
中铁一局山西中南铁路通道项目部,会议室的一面墙陈列着开工4年来,该项目部荣获的18个奖杯、奖牌,其中包括全国火车头奖杯,山西省、长治市两级五一劳动奖状、奖章以及工人先锋号奖状。
当记者询问哪位是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罗田郎时,气氛热烈的会场忽然像被乌云笼罩了一样,阴沉了下来。
1月13日中午时分,彭伦理接到项目经理罗田郎发来的短信:“家中有事,必须回去。请做好工作。”
“我给他打电话,才知道他刚接到家里的电话,他的老母亲去世了。”彭伦理告诉记者,打电话的时候,罗田郎已经在赶回家的路上了,这次他不得不把工作暂时放下了。其实一年多来,罗田郎的母亲心脏一直不好,但因为项目走不开,他一直没能回老家看一下母亲。“像我们这样干工程的人,常常是到了必须回去的时候才能回去。”
三
采访中,记者有幸乘坐工程用的轨道车,在铁路开通前从壶关车站到长子南站走了一趟,彭伦理告诉记者,每次乘坐轨道车从刚刚铺就的铁路上经过,他都觉得很壮观,“4年前刚开工的时候,这里就跟旁边一样,都是沟沟壑壑的荒凉山地。”
穿越5218米的西岭隧道时,记者留意了一下过隧道的时间,用时7分45秒。按照120公里的设计时速计算,到实际通车的时候,这段隧道大概只是火车一声长笛便呼啸而过了。“西岭隧道,我们修了3年零1个月。”彭伦理说。
观看工程建设资料片,看着三维动画介绍桥梁、铁路铺设过程的画面,记者半开玩笑半感叹地说:“要是工程能像这动画片似的几秒钟就拔地而起该多好啊!”周围的工程人都笑了。(标题书法 李法明)
采访手记
再有4天就到马年春节了,微信上不断有各种“马”出现,“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但我想,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马上回家”、“马上团圆”更让人盼望了,尤其是对那些不能回家、无法和亲人团圆的人来说,“回家”、“马上回家”,可能已经成了在心里出现最多、也最不愿提起的事了。
在山西中南铁路通道工地采访,身处太行山深处的筑路人,这个春节不能回家。工期紧,只能留守。
采访中,回家的话题几乎变成了打开人们感情闸门的开关,只要提起,总有人沉默,也总有人红了眼圈儿。从工地回来,我自己也变得很矛盾,不知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本来干工程的人,就远离家乡,常年在外,一年中也只有到了春节才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可是就连这么小小的一个愿望,都常常因为工期紧迫而被迫放弃,这在今天这样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年代,显得格外残酷。到什么时候,这种客观现实会真正改变呢?
但转念细想,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们怎么追求幸福,仍然需要有人为了他人的幸福作出奉献甚至牺牲。在千家万户团圆的时刻,不仅是太行山深处的这些铺路架桥的职工们在坚守劳作,各行各业都有着数不清的劳动者在值守,这就是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的地方吧!
春节马上到了,作为本版责任编辑,我向所有的劳动者致敬,拜年!向所有读者拜年!祝大家马年吉祥!健康幸福平安!
(责编:曾伟、唐述权)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