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惊呼:弄不清求职者到底要什么
2014年02月26日11:0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招工人员热情的笑容、温柔的话语与求职者茫然的眼神、麻木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企业惊呼:弄不清求职者到底要什么
在北京工体人才招聘市场,求职者在不紧不慢地观看招聘信息。张鲜 摄
开栏的话
新春伊始,企业“节后第一难”——招工难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越来越多样化,高薪、福利、专业对口、公司规模一个都不能少。另一方面,纵使各地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应对:北京企业在招聘会现场散发传单、武汉企业在火车站设台抢人、浙江企业忙转型试用机器人……却最终没弄明白“求职者到底要什么”。
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本报记者、实习生近日深入到北京、武汉、重庆、浙江等地招聘会现场和企业内部,试图一探究竟。
新春开始,北京市各大人才招聘市场异常红火。为缓解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各类专场和综合性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但依然难以满足招聘需要。不少企业反映,招聘会摊位难求,竞争压力大。为此,2月21日和24日,笔者走访了一些大型人才招聘市场,发现不少企业为争夺求职者展开了激烈竞争,他们亮出底牌、秀出“下限”,纷纷打出高薪水、高福利等优厚待遇吸引求职者。
企业热脸应对求职者的麻木
“来,请坐!你想竞聘什么岗位?”2月24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的综合招聘会上,一位企业招聘人员热情地拉开了座椅让求职者入座,“带简历了吗?我看看……”
“做过销售吗?我们这里是和医疗保健相关的工作,有兴趣尝试一下吗?”一份招聘简章递了过去,“先看看我们的条件吧。”
招聘会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企业主动招人的场景随处可见。企业工作人员热情的笑容、温柔的话语和求职者茫然的眼神、麻木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企业招工态度的转变并未能够带来实际效益,一场招聘会下来,他们收到的简历多不过20多份,少的只有可怜的几份。就在企业为招聘而头疼的时候,求职者却在不断比较中游走,“哪一个企业更正规,哪一个公司薪资福利好”,他们不急不忙地选择着。
在正常的招聘活动举行的同时,还有股暗潮在涌动。一些没订上摊位的企业招工者混迹于求职者中,伺机而动。他们跟着求职者走动,询问竞聘岗位,介绍薪资条件,拉拢求职者,与有正规摊位的企业抢夺人才。
“我们也没办法,这不是一直订不上摊位吗?现在招人这么困难,一直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被迫打游击战的汪洋这样说。
(责编:曾伟、段欣毅)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