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广东中山“积分入户”5年 半数指标给普通打工者

李 刚

2014年04月15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核心阅读

  中山市在设计落户指标时,有意侧重普通劳动者。5年来,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入户比例占了近一半。同时,中山还试水福利与户籍分离,积分不光可以入户,还可以申请入学、申请入住保障房。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公布了今年积分入学、入户、入住公租房的指标,其中入户的指标为4000个,比去年新增了400个名额;入学指标13200个,比去年增加了4400个;入住公租房的指标则达到了500套,相比去年增加300套。2014年度积分制入户、入学、入住公租房申请将于本月底截止。

  在过去的几年中,珠三角及国内其它一些城市陆续实施各种版本的积分制入户。一些城市反映,目前积分制入户加分指标体系指向高学历、高层次“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低层次外来务工人员,如环卫工、保安、公交司机等群体机会不多。中山目前全市常住人口312万,其中非户籍常住人口165万,比例超过户籍人口,从2010年就开始实施积分制入户,存在这个问题吗?

  怎么做到人人都有加分项

  “不含随迁人员,2010年以来中山市共给予10765名流动人员积分入户资格,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538人,占总人数的51.44%;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8.56%。”中山市流动人口办积分制管理科科长李有林介绍。

  一开始他们也担心“积分”会使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低层次外来务工人员处在不利地位,为此加分细则几经变动,如高中学历加分从最初的15分调整到当前的40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社保参保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加分,弱化积分制高层次、高学历指向,面对所有普通劳动者,“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能在指标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加分项。”

  记者翻开中山市《积分计分标准和证明材料一览表》,体系共有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三大项,具体积分标准包括学历、工作情况、居住情况、志愿服务等37个计分小指标,包含各个方面,操作简便。几乎所有普通外来务工人员都能从中找到加分项,发现自己的努力方向,“东方不亮西方亮”。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项计分均可以量化,经办人无自由裁量权,透明度高。

  没有相应学历证明、技能等级认定,由企业培养的骨干员工,入户有何优势?中山市流动人口办介绍说,目前中山正在试点“企业评定技术技能人才入户计分核准办法”。企业只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技术技能分由企业自己评定。试点先从中山市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开始。

  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介绍,中山实行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旨在打破流动人员“入城难入户”的户籍壁垒,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障碍,建立“引导式、参与式”管理模式。

  自2007年起,中山市借鉴国外移民经验,探索梯度式、渐进式户籍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初的试验是以评选“百佳外来务工人员”方式探讨外来工入户中山的可行性,被评为“百佳”的外来务工人员可自愿选择加入中山户籍;随后中山市先后在小榄镇、东升镇、火炬开发区等镇区开展积分入读公办学校试点;2010年中山市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积分入学入户,2013年将积分制向流动人员住房保障领域延伸。

  社会福利会不会被摊薄

  近几年,中山市针对165万常住外来人口每年推出3000至4000不等的积分入户指标及入学、入住保障房指标,遵循的是一个怎样的规则?外来人口的加入会不会“摊薄”户籍人口的“福利”?

  中山市流动人口办工作人员介绍,中山市根据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用人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综合考虑流动人员实际情况制定的“积分制”管理办法,在指标上实行“总量控制,统筹兼顾、分类管理、分区排名”,每年推出的指标均在人口、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制定,不存在因外来人口的加入“摊薄”户籍人口的“福利”问题。

  在很多城市,户籍制度难以放开,主要是因为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太大。

  2013年中山市经济总量达2638.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3亿元,财政民生支出达163.3 亿元。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中山市“积分制”解决外来工入户、入学问题的进度与成效。中山市流动人口办曾经测算过,中山每增加一个外来工入户,中山市公共财政每年需多支出一万元,用于新入户外来工的社保、公共服务等相关开支,这还不包括城市容量增加后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

  中山市流动人口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山市积分制跳出户籍制度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户口不再作为享受福利待遇的唯一标准,流动人员可根据需要,积分申请享受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住房保障,解决了“入城难入学”的教育不平等和“入城难入保”的社会保障不平等问题。附着在户籍上的社会福利已经大大削减。

  很多人认为积分入户对于外来入户者是福利,但中山市的城市管理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积分制带来的社会红利是双向的,积分制为中山城市发展留住了大量的适用人才,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山市“积分制”实施后,流动人员的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近年春节期间,中山流动人员返岗率保持在95%以上,借助积分平台发展流动人员志愿服务者达到10800人,80%以上的获得公益加分的流动人员,入户后仍在坚持公益行动。

  记者在中山采访调研时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一个申请积分入户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小孩读书。读书成为当前中山市户籍附着的最大福利。2010年中山市申请积分入户的人数为4684人,2012年下降到3310人,2013年回升到3770人,人数起伏不定;反倒是积分制入学申请人数从2010年的6070人一路飙升到2013年的15188人,需求旺盛。这既与中山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有关,也反映了诸多外来务工人员急需解决子女入学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

  对外来务工者而言,放弃老家户口入户中山,他们还有诸多犹豫与观望,这其中涉及到户口迁出后老家“承包地”、“集体经济分红”等诸多复杂问题。如何兼顾外来务工人员诸多利益诉求,这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入户故事】

  学历低不要紧

  照样能积上分

  中山市板芙镇流动人口办办事大厅,公交公司普通员工唐小平递交了本年度中山市积分制入户申请表,原籍湖南宜章的她和其他的家庭几乎是一样的理由。她的小孩在中山市“借读”了6年,今年下半年将小学升初中了。

  其实唐小平前几年就听说过中山市有“积分制入户”这个政策,但她觉得,她只有高中学历,只是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尽管后来转岗做后勤工作,但还有那么多大学生、那么多高技能人才在前面,和他们“拼积分”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工作人员核对她的材料并逐项加分,分数出来后让唐小平大吃一惊。高中学历加了40分,在中山参加社保8年加80分,办理居住证加30分,前些年参加5次义务献血,工作人员按规定给她加上15分……尽管她在专业技术、专利创新、投资纳税等大项上全是零分,但所有小项得分相加,她仍然得到了206.1分的原始分。而去年板芙镇积分制入户最低分只有117分,今年唐小平入户大有希望。

  来自湖南常德的揭红云与唐小平的经历大不相同,她在2012年入户中山,但过程一波三折。

  只有中专学历的揭红云是三乡镇一家工艺品公司的普通文员。第一次申请积分制入户登记,最后确认她的积分只有97分,与那些190分高分的“优等生”相比,差的不是一点点。但中山市流动人口办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她恍然大悟,“学历低不要紧,技校学习履历、参加义工、做志愿者也可以加分。”

  当希望再次燃起,揭红云对照积分表各项加分小项, 只要有可能,就努力争取。她成了三乡镇社会工作的积极分子,中山市成立消防志愿者队伍,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并成为服务队队长……揭红云的“积分”节节看涨,历经3次申请,2012年,揭红云取得足够积分,入户中山市。

  【相关政策】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中全会也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早在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近年来,中山、珠海、东莞、贵阳、青岛等城市也在试行积分入户。

  【记者手记】

  为“低开门”叫好

  中山市“积分制入户”运行5年来,没有出现政策制定之初人们担忧的“指标体系单纯的指向高学历、高层次”,而是既注重高层次、高学历的指向,也注重长期在中山工作生活的适用型人才导向,这是中山市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幸事。

  让珠三角中小城市一步到位接纳动辄数百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并不可行。“积分制入户”为外来务工人员扎根下来建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渠道。中山市积分制以需求导向切入解决户籍问题,并分离了户籍背后的福利,建立起入学、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待遇渐进式享受的新模式,入户的门越开越大,同时,中山市在解决城市长远发展诸多问题中也获益匪浅。

(责编:王飞飞(实习)、盛卉)
新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