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让人“捉急”的大学生“期望薪酬”

戴燕林

2014年05月29日15: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5月27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平均为3680元,连续4年下降。对于今年毕业的700多万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个月薪期望值可以说无法再降低了,因为已经低得让人“捉急”了。无论是选择留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是回到中小城市,这个收入除去房租,仅够解决温饱。这个收入恐怕只有到小县城里生活才能获得不错的生活质量,可是这个调查同样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愿意去县级城市工作。两个数据联系在一起,可以合理推断出大学生普遍抱有一个心态:宁肯拿低薪留在大中城市受苦,也不愿意回到小县城“享福”。这个就业悖论说明,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问题重重。笔者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首先是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大学扩招后,本科生如过江之鲫,研究生也是逐年贬值。基本的供求关系表明,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值会下降。2008年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硕士生更是“满街走”。无论其培养质量是否能达到严格标准(假设全部达标),这种数量上的充足必定带来劳动报酬的降低。大学生数量的增长,是我国劳动力素质和能力普遍提高的基本事实,肯定是好事。但在当前就业结构性不充分、就业地域不平衡的环境下,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是挤在北上广“跳楼大甩卖”找工作,而不愿意奔赴县乡实现学有所用的专业价值。大城市大学生多了自然薪酬低,小县城对人才的需求又普遍吃不饱。可见,大学生不是多了少了的问题,而是拥挤和梗塞的毛病。

第二是关于引导就业的环境是否成熟的问题。许多中小城市打出招牌,像“西部xx县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引进人才推荐会”一类的活动经常见诸媒体,这就是引导就业的“放卫星”旧习作祟。实际上引导就业不需要非得抓住几个北大清华毕业生才出工作成绩,而应是打造公平的用人环境、合理的就业条件,就近引导、逐级引导大学生就业。比如县里到市里的大学吸引毕业生,市里到省里吸引毕业生,省里再到北上广吸引毕业生,这样层层引导,才能够解决大学毕业生梗塞在大城市的难题。根据《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统计,接近七成大学生希望去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工作,愿意选择地级市的,有23%,仅有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县级城市工作。这个情况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县乡发展方兴未艾,为什么大学生们这么不看好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值得思考。

第三是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市场化思维问题。与大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2.69亿农民工,去年月平均收入是2609元(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中高级保姆、月嫂的收入比这个平均值高出一倍甚至数倍。农民工就业几乎是比较接近完全市场化的状态。大量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形成并繁荣了劳动力市场。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困难,恰好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所在,这不是某一个大学生、或者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学校能够解决的。学校能做的就是提前用市场化思维设置专业,专业也要用市场化思维调整课程,大学生自己也要用市场化思维去选择专业。往往当年报考的热门专业,几年后就成为网络所说的“最难就业专业”。这和农民养猪是一个道理,猪价今年高,明年往往就低了。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增强市场化思维,探索建立本科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对于进入就业预警名单的专业,要动态缩减部分招生计划,对于社会需求增加的专业领域,也要动态增加招生计划。

在部分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还在为一份可心的工作苦苦寻觅之时,2014年高考即将来临,新一批高中毕业生又将踏入大学殿堂。真的,大学生的期望薪酬不能再降了。包括他们本人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在四年之后避免“大学生依然不如农民工”、期望薪酬依然是“地板价”的窘状?细掐一下,行动起来的时间其实并不宽裕。

(责编:王泽、曾伟)
新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