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文化不应该只是“纸面功夫”
童鑫
2014年06月05日15: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关于“企业的班组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的论断,早已被无数的企业实践所证明。但是,当班组文化被看作是一种经营方式、一种硬性的经营要件时,其吸引力感染力就会在职工心中大打折扣,甚至不被班组一线职工接受。这是笔者近期在基层企业调研时的切身感受。
在我所走到的一些企业,一方面企业大力强化班组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制作标牌展板、添置设施教材、制定规章制度……搞得轰轰烈烈;另一方面,班组职工却牢骚满腹,满腔抱怨。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职工们抱怨的内容是什么?
职工说,班组活动太多、会议太多、需要整理的资料太多、记录太多等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组的工作量,增加了班组的负担,也使得班组员工疲于应付。很多职工觉得,班组文化这样搞,就成了形式主义,或者说助长了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
班组文化建设成为工作中的负担,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出班组的优势功能,反而可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可真是得不偿失。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力量是一种软实力,班组文化建设在于潜移默化,以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和塑造员工的心灵,形成传统和环境。
班组文化的建立和展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沉淀过程。重短期的形象工程而忽略长久的规划、厚重的文化积累,是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软实力的。当追求变成追逐的时候,理想就被欲望所代替,软实力的提升不能急功近利,也不会一蹴而就。这种欲速不达的状态正是发展软实力的天然克星。
世上没有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班组文化的形成要根植于内心的沉淀。大力推进班组文化建设,停留在做表面功夫、空喊口号是行不通的,需要有切实措施将文化内涵转化为内生动力,让班组文化落地,在员工心中生根,使得班组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形成企业与员工共有的价值观。
(责编:王泽、曾伟)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