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厂”兴盛根在教育资源不均
2014年07月02日08:44 来源:中工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中工时评:“高考工厂”兴盛根在教育资源不均
本网评论员 卜鞋
23日,2014年河北省高考成绩揭晓,据河北衡水中学透露,2014年河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该校。文科前十名该校考生占了9名,理科前十名该校占6名;1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20名,10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20名。如此辉煌的“战绩”让其他中学望尘莫及。(据中国新闻网6月23日消息)
河北衡水中学以高质量教学闻名全省甚至全国,作为“高考工厂”、“超级中学”,从其历来所向披靡的高考成绩到类军事化的教学管理,都备受争议。“精准控制”作息时间,杜绝一切娱乐活动,学生乃至老师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好了。学校成了工厂、学生成了产品,教学成了流水线操作,这种机械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
超级高考工厂起家于对省内尖子生的攫取,继而像黑洞一般吸收着优秀教师、优质生源,一家独大的畸形发展方式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生态平衡。类似衡水中学这样的高考大户得以存在,最先应反思的还是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教学围绕着考试大纲转,早已是稀疏平常之事,升学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不看无益之书、不做无益之功,总之,一切投考试之所好。
不过,当我们对高考工厂批量化、集中化的生产方式以及应试教育制度诟病不已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究竟还有什么选拔制度比考试更公平?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异化了应试教育制度。其实,地方政府才是超级中学、高考工厂现象的始作俑者,一些地方政府以辖区内的超级中学为荣,超级中学的战果累累俨然成了某些政府部门的政绩。因而,上面有要求,下面自然有压力,以至于教学工作对升学率的追逐难以停歇。
对升学率极致追求本身,也折射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众多一线城市的优秀高中,其实早已跑在了高考前面。南京外国语学校,每年近500名毕业生中,参加高考的人数仅二十多人,其余学生不是被保送就是出国。在上海,复旦附中,今年只有20%的学生参加了高考。
更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以保送、出国等形式完成对升学率的要求,对于那些地区的学生来说,高考只是多了一种人生规划的途径而已。其实,高考已不再是所有人的独木桥,而是一部分人的,尤其是那些来自普通家庭子女的独木桥,因为在那些比高考工厂资源更丰富的地方,别人还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诚然,高考工厂难以培育出明天的“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难以面对诸如“为何多年没有出大师”的诘问。但这样的教育,依然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为一些普通学子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得以在这样的平台上看到更宽阔的视野。
只不过,这样的教育,在资源分配不均中诞生,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在地方政府错位的政绩观里畸形且疯狂地生长,最终以一种变本加厉的方式使得教育资源愈发不均衡。因而,当我们担忧这样的教育如何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时,首先还应反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教育以及教育资源是否足够均衡的问题。
(责编:谭洁羽(实习)、盛卉)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