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总探索涉外劳动纠纷联调机制
2014年07月10日08:3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义乌市总探索涉外劳动纠纷联调机制
与政府、司法等部门合作,并邀请外商协会参与
来自浙江兰溪诸葛镇塘村的王丽,在外企阿赛夫阿富汗公司义乌代表处工作。2012年初由于身体不适离开公司,当年2月被确诊为胃癌,11月不幸去世。2013年7月,该公司义乌代表处被注销。王丽的母亲蒋彩琴认为王丽的死是因为在该公司辛苦工作引起的,向对方提出经济赔偿,而该公司认为王丽的死与其没有任何关系。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后来经过义乌市总工会组织双方调解,最终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这是义乌市总探索涉外劳动纠纷联调机制的一个缩影。
义乌有国际商贸城市之称,现有外商投资企业364家,从业人员达2.17万人;进出口企业1617家,其中有流通企业1064家,外贸生产企业553家。近年来,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义乌市场外贸交易逐年增多,与此同时,涉外纠纷数量显著增长,且呈现诉求多样化、法律关系复杂、甄别难度大等特点。
今年以来,义乌市总主动融入市委中心大局,社会化维权重心向涉外行业延伸,不断强化维权职能和手段,积极探索涉外劳动纠纷联调机制。一是积极与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合作,共同参与涉外案件的调处。二是积极与义乌市商务局涉外服务中心合作。由涉外服务中心帮助收集不同外商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及当地劳动法律规范等信息,义乌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在受理涉外劳动纠纷时,依照其提供的有关信息予以调处。三是邀请外商协会参与调处。对于有中介代理机构的外贸企业,通过商务局涉外服务中心邀请中介机构出面协助做好外商的沟通工作。对有些外商,比如韩国外商的纠纷,加强与该国商会的联系,邀请该国商会成员参与涉及该国外商的纠纷。四是加强与法院的合作。达成调解协议后,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提高协议的法律效力。(记者李刚殷 邹倜然 通讯员张锦清)
(责编:谭洁羽(实习)、盛卉) |
相关专题 |
· 地方工会报道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