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破冰值得期待
匡仁
2014年08月01日09: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千呼万唤的户籍制度改革终于开始“破冰”。一直以来,城乡割裂户籍二元制度饱受诟病,户籍制度好像一座高城,将城和乡人为隔开,难以逾越。许多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期盼着在找到工作、拿到工资的同时,能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子女能上学、工伤大病有保险等公共服务,变成一名“市民”,但阻滞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种因素都不同程度低存在,而其根源还在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
作为母体性制度,户籍制度承担了过多维护城市人利益的功能而忽视农民工的利益,与此配套的城市公共福利制度和歧视性体制进一步成为户籍制度的“帮凶”,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福利制度都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之上的。户籍制度抬高了农民工进城的门槛,使市民化处于僵持状态。长期的户籍分隔成为农民工谋求机会公平、待遇平等、权益保障的障碍,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使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市职工所能享受的诸多福利。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农民工群体是一个能忍辱负重的最伟大的群体,中国近几十年快速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这个红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民工的贡献。在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农民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有路径。把他们从“边缘”拉回“中心”,让农民工逐步融为城市“新市民”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最优选项。
不可否认,农民工的“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政府必须要为他们融入城市清障,而这关键就在于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只有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只有让这些农民工有稳定住所、获得医疗保障、孩子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他们才不会在同样为国家建设发展出力的同时,还要背负着压力与不公。
关心农民工的口号喊得再响,标签贴得再多,都不如解决好涉及农民工利益的这个核心问题。中国政府适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户籍制度这项重大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农民工“市民化”扫清了制度障碍。这一“破冰”举措,值得全社会期待。
可以想象,终有一天,农民工会穿上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市民化的“衣服”,真正地融入城市,而那时,“农民工”将光荣退休,成为一个历史词汇,带着历史曾经赋予的所有含义走进博物馆,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责编:谭洁羽(实习)、盛卉)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