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色”的企业工会干部应该如何履行职责
微鸣
2014年08月06日13: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据网络报道,一些企业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职工意见时,部分职工反映企业中层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态度上,有的生硬,有的不调查情况就严厉批评,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罚,没有带着感情工作,没有以平等的人格看待职工,给职工造成心理压力。职工反映的这些企业中层管理者中也包括一些企业工会的干部。笔者认为,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在对待职工的态度上不仅要有别于企业中层行政管理者,而且应带着对职工更深的感情开展工作。
大型企业各级工会的工会主席一般由同级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有的工会主席和其他工会干部还兼有行政副职,这样的身份造成了工会干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责。笔者认为,在责任分工和工作重心上,这种身兼多职的工会干部,主要精力应放在工会工作上,并且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开展好工会工作,做职工的贴心人,当好职工的“娘家人”。
而在现实中,有的企业工会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单位的行政工作上,工会工作和服务职工的事情就交给一般的工会干部或兼职的工会干事去“应付”。当职工发生问题受到处罚时,企业工会领导干部不是去面对面的与职工沟通交流,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及原因背后的原因,而是与行政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让职工心理感觉有点“寒心”,认为工会与行政是“穿一条裤子”。当职工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或纠纷时,有的工会领导干部甚至站到了职工的对立面,这个,就是严重的立场错误了。
工会是职工的“娘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企业工会领导干部应当多为职工做“暖心”的事,当有职工上班情绪低落时,应与职工面对面及时了解背后的原因,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热情帮助他们解决矛盾和问题;当职工在生产中出现状况时,应及时了解是技能上的原因还是思想态度出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和教育工作。
企业工会干部还应经常到一线职工中巡视,看职工的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没有,是否正确,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规定,对那些心理压力大的职工应进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企业工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带着热情和感情去关心职工,服务职工,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工会才能真正成为职工满意的“娘家”,工会的存在才有价值。
(责编:谭洁羽(实习)、曾伟)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