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文化建设纪实
围绕特色下“硬功” 做强工会文化软实力
2014年12月17日07: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近年来,北京市职工文化工作始终坚持围绕首都发展大局、工会工作实际、职工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通过打牢基础、丰富形式、延长手臂、激活基层、推出力作、扩大影响等手段,实现了首都职工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2014年,北京市总工会共推出了30多个文化服务项目,直接受益职工60万人,覆盖职工超百万人。
“私人订制”,让文化服务更贴心。2014年,北京市总工会推出了《在职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助推计划》,让以往分散无序的文化服务找到了黏合剂,有效解决了职工文化工作碎片化的问题。一份切合职工需求的文化服务“菜单”,让职工实现了文化服务的“私人订制”。普通职工可以通过各级工会组织把自己在声乐、舞蹈、乐器、曲艺小品、主持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向劳动人民文化宫提出申请,文化宫根据需求举办专题讲座、短训班、主题沙龙等。截至2014年11月底,共举办各类活动500余次,62家基层工会的上万名职工直接受益。
从2013年起开始举办的太庙国学讲坛,目前已举办了19期,同样深受广大职工欢迎。今年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和王立群、刘心武等国学名家的参与,让国学讲坛得到迅猛发展,仅10月份举办的四讲,就有33.7万职工通过现场和电视节目聆听了国学精品讲座。
“延伸手臂”,实现优秀文化引领。北京市总工会通过打造工会文化精品,为职工提供共建共享的文化平台,丰富了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壮大职工文化工作者队伍,提升工会组织文化服务的能力;通过盘活工会系统各方优质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书画协会、职工艺术家队伍等阵地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职工提供高水准的文化服务。通过延伸工作手臂,职工文化工作深入到企业、职工身边,实现了优秀文化对职工的引领。
目前,“五一”节庆文化假日活动、职工文化艺术节等品牌项目已成为职工耳熟能详、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精品。这些活动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专项服务,为职工文艺人才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每年直接参与活动的职工近百万人。
“文化轻骑兵”,将服务推向一线职工。北京职工艺术团及其14家下属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活跃在一线职工身边,每年为基层演出达200余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一场场倾情投入的慰问演出,让10多万一线职工近距离享受到了“文化盛宴”。经过3年多的历练,北京职工艺术团已成为职工眼中名副其实的“明星”团队,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文化轻骑兵”。
(责编:李宇浩、闫妍) |
相关专题 |
· 地方工会报道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