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种子培育农民工的精神家园
郭耀宗
2014年12月26日10: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12月18日上午,“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全国职工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以宣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介绍“农民工夫妻房”经验、展示工会形象为主题的微电影《微家》,经过层层筛选、网络投票和评委打分,最终摘得故事片金奖。(中工网12月18日报道)
《微家》的演员全部是本色演出的农民工,所有演员之前都没有演出经验。这是第一部反映工会关爱农民工题材的微电影,也是参演农民工最多的一部微电影,同时还是第一部反映农民工夫妻房题材的影视作品。这部真实反映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微电影感人至深,夺得金奖可谓众望所归。
当大家提到农民工群体时,闪现在脑中的词语大多是贫穷、艰辛、讨薪、返程等等,年关将近,我们还可以想到农民工买票难,其实这些都是农民工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非常实在的问题。农民工从农村走入城市,怀着一颗改变生活,寻找幸福的美好心愿,为自己也为了家庭奋斗着,为自己也为城市奉献着,他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的坚实砥柱。随着社会进步、法治健全,人们对于农民工物质生活的关切逐步深入,但对他们同等重要的精神生活似乎仍关心不足。
我们可以看看某网站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36.7%农民工用睡觉打发闲暇,31.4%的农民工无任何文化开支,25%的农民工业余生活是“闲聊”;四成农民工一本书都没有,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不满。一本《射雕英雄传》成为“工棚”的宝贝,农民工普遍对文化生活备感“饥渴”。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度匮乏和对精神文化的渴求。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越来越重视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农民工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这些现实性的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地方政府关注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问题。
苏联政治家加里宁说,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更重视物质生活的提高,往往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以致于现在出现了许多社会痼疾。单纯追求物质,无异于一条腿走路。想象一下,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文化空虚的人,如有目不识路,如何走好人生路,如何搭建幸福桥,如何助力中国梦?农民工是占据社会极大比例的群体,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受到各个方面高度重视,使农民工在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得到精神文明的享受和熏陶。精神文化生活不只是生活的调料,它应该逐渐成为生活的正餐,滋养人们的灵魂,引导人们不断前进。
这次“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全国职工微电影大赛正是对上述述求的回应,它不仅通过新媒介反映了农民工的生活,更让农民工亲身参与到精神文明创造中,这是一项有利的探索,也是一次有益的开端。我们希望并乐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个组织和各个方面能够齐心合力,在建设农民工精神家园方面多出政策、多办实事,让文化的种子在农民工心中慢慢发芽、长大,直至开花,最后结出幸福的果实。
(责编:闫妍、权娟)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